我市积极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受省考核组肯定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2013 年至2014 年,我市积极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共办理免除低保对象、五保户、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和城市 “三无”人员等低收入群体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费用4669 宗,免费金额达704.484 万元。此举受到了省政府殡葬管理目标考核组的充分肯定。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座谈会上,省考核组认为,我市殡葬改革工作走在了粤东西北市的前列。
据介绍,2013 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把殡葬改革工作作为打造“生态之谷”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谋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殡葬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市认真落实《河源市殡葬管理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殡葬管理工作中严重失职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责任追究。两年来,共有11 个乡镇(街道)、单位,65 个村(居)委会受到处罚,分别被通报批评或提醒注意。
我市还投入2580.504 万元用于创建等级殡仪馆设施设备改造、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和殡葬基本服务等,这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66 万元,2014 年市级安排福彩公益金80 万元,市财政下拨150 万元资金,支持东源、龙川、和平三个县各50 万元用于殡仪馆殡葬公共设施建设,县级安排殡葬设施建设财政资金 361 万元,福彩公益金245 万元。另外,我市还积极改革土葬,在东源县新回龙、锡场、半江等3 个镇和新港镇的半坑、双田、龙镇、斗背、樟下、青溪、晓洞、杨梅、李田等9 个村建设集中安葬点33 个,两年来安葬遗体370 具。
省考核组认为,我市殡葬改革工作措施得力,较好地完成了管理目标任务,有效地确保了“火化率不掉下来、新坟不冒出来”,殡葬服务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创新殡葬服务模式,落实惠民措施,切实减轻了群众的负担。针对当前我市各县区殡葬改革工作进度不一,城乡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省考核组建议我市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领导,加大对殡葬管理工作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