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守底线救急难惠民生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容 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民生是贯穿民政现代化建设始终的核心主题,因此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我市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日前,市民政局局长王爱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兜底” 作用,在低保方面做到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确保全面兜底。
为到2018年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民政局将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的“兜底”作用,在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上下功夫,要始终把推进共享发展作为尽职尽责的根本任务,做到守底线、救急难、惠民生。在低保方面做到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确保全面兜底。在五保方面,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医疗救助方面,制定出台《河源市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建立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水平达到省规定标准。制定出台《河源市临时救助办法》,力争在2017 年年底前所有县(区)出台临时救助政策,将制度覆盖范围从户籍内低保、五保对象延伸到全体城乡居民,从本地户籍拓展到常住人口以及流动人口。
同时,我市将发挥环境优良的长处,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加大政府资助力度、落实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不低于50%,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力争每个县(区)有1 间上规模上档次的民办养老机构、有1 间示范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区域性敬老院)、有一批运作规范化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农村幸福院、颐养居等)。
见习记者 杨容
上一篇:我市减免民营企业 所得税逾540 万元
下一篇:过一个温暖的中秋节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