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记录了抗战时期饱受煎熬的河源
抗日战争时期,龙川县城被空袭后处处残垣断壁(翻拍老照片)。
核心提示:
人们一直认为,河源是抗战的大后方,不是抗日主战场,然后,最近我市出版的《河源老照片》一书收录了“老隆遭日寇飞机轰炸到处残垣断壁”、“1938 年,河源福音堂附近,中国军队进行防空演习”等 5 幅老照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饱受战争烟火煎熬的河源,也无一不昭示了日寇的侵略给河源带来了惨重的损失和刻骨铭心的伤痛。
8 年抗战,日军陷落过河源、连平两座县城,烧杀抢掠,累累罪行,罄竹难书。《河源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统计显示,抗战时期,河源市人口伤亡15825 人,25 名以上妇女被强奸;其中,死亡461 人,受伤445 人,失踪22 人,灾民14659 人,238 人被掳为劳工;社会财产损失159751175 元(法币)。
五县城遭空袭,百业凋零
据史料记载,整个抗战期间,河源五县一区都遭到了日军空袭。日军最早的空袭发生1938 年7 月20 日,2 架日机轰炸了停在河源县城东埔石角河边的电船和柴船各一艘,机船中弹燃烧。10 月2 日,6 架日机轰炸紫金。10 月中旬,日机轰炸龙川大江桥、老隆师范及老隆镇等地。10 月 26 日下午2 时左右,2 架日机窜入连平县城,投弹2 枚。1938 年11 月29 日,3 架日机轰炸和平县城(阳明镇),投下炸弹9 枚并用机枪扫射,炸死24 人,县政府被迫迁往城外。
这其中,龙川与连平遭空袭次数最多,均超过20 次。空袭中,龙川有125 人死亡,81 人受伤;连平41 人死亡,43 人受伤;紫金县城遭空袭4 次,死10 人,伤7 人;和平县城遭空袭2次,死24人,伤34人。日机轰炸下的河源,几为死城。1939 年1 月8 日,《龙川日报》报道:“在敌机轰炸龙川桥与老隆镇的影响下,为市县政治中心的龙川县城,也曾有一段时期成为死城……”1940 年圣诞节当天的《龙川民国日报》有标题云“敌机肆虐渡船头,商店成焦土”。如今,龙川县博物馆还收藏有日军炸桥时未爆炸的炸弹一枚。
两县城沦陷,满目疮痍
河源地区基本上没有与日军发生大的战役,给河源造成最大破坏的,是日军投降前从珠三角等地撤退逃亡所经时带来的兵燹。1945 年1 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3 月占领马尼拉,6 月占领硫黄岛和冲绳,迫近日本本土。为了保住本土,日本叫嚷“本土决战”,加速兵力集中,企图会师以作最后挣扎,于是分三路向北撤退,其中一路就从东江惠州、博罗窜犯河源,企图通过忠信、连平各点,与江西赣南之敌会师。
5 月20 日,集结完毕的日军开始大举进犯河源县城。5 月23 日下午,河源县城失守。城内一些未及撤走的民众,有妇女被强暴,200 余人被捉去强充夫役,后得生还者仅数十人。日军占城期间,受害最酷烈的是南湖乡,附近人家无一幸免,家中物资、粮食、耕牛、猪、鸡被抢光。在盘踞14 天后,6 月6 日,日军窜走。人民入城,见积尸遍城内外,各自认其亲属,收殓掩埋,棺木不敷,多自钉薄板以葬,一时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6 月初,日军由韶关翁源县龙仙镇进犯连平,6 月10 日连平陷入日寇之手。日军进入连平城,到处乱窜,所到之处,十室九空。白天,日军烧杀抢掳,连塘鱼也难逃厄运。晚上,日军在驻地或交通要道,特别是西门公路一带,将抢来的大水缸盛满花生油,以棉被为灯芯,通宵达旦点燃。6 月12 日早7 时左右,一架日机飞抵连平县城上空,投下一个包裹后离开。上午10 时,占城两昼夜的日军由上坪窜往江西,留下一个腥风刺鼻、满目疮痍的连平县城。
两血腥惨案,令人发指
在8 年抗战期间,日寇制造暴行无数,然对于河源人民来说,“紫金好义大屠杀”、 “连平陂头冤案”等两大灭绝人性的血腥惨案,令人发指,挥之难忘。
1941 年6 月8 日,在十余架日机掩护下,日寇骑兵30 余人和步兵400 多人从惠阳大岚入侵上义圩、好义圩,进行抢劫、杀人,当日掳去牧师陈道生、商店人员和群众黄潭、黄石祥、罗佛金等33 人,6 月10 日即把他们进行集体屠杀,并把一些人的四肢斩断,放置公厕门前,用以威吓群众,使之不敢起来抵抗。期间又抢去妇人曾氏、黄氏等数人,轮流强奸致死。
1945 年6 月7 日至9 日,欲窜入江西的一伙日军从翁源进犯连平县陂头镇,在圩镇、金中、夏田、资溪、李坑等村驻扎,打死村民谢培增、谢锦飘、徐春梅、谢文典等13 人,其中妇女4 人,2 岁儿童1 人;打伤村民 5 名,其中妇女2 名,还抓走劳工(挑夫)10 余人,其中8人失踪。
随着日寇势穷力尽,屈膝投降而退去,古朴厚重的河源大地又显现出“劫后苍生新气象”,在冥冥中告慰那些冤死的子民:不屈不挠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永在。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