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年底将建成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

 

核心提示:

我市农村集体“三资”年底将有“大管家”了!“三资”交易不再 “蒙查查”,将会更加公开、透明。近日,我市下发《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今年底要全面建成县(区)、乡镇(街道)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村全面设立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站点,实现互联互通。农户承包土地使用权、林权、“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以及农村建设项目招标、产业项目招商和转让等8 类产权品种,可通过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流转交易。

市委农办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我市将通过县级监控、镇级监管、村级公开的三级网络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农村集体“三资”的适时动态管理,让交易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同时通过服务平台多渠道发布“三资”招租、转让、出售信息,形成网络竞价,可实行价高者得的交易模式。

“三资”不明滋生腐败

日前召开的全市推进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暨农村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工作会议透露,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集体固定资产7.5 亿元,村级集体耕地 9508 亩。然而当前,我市农村基层治理存在农村集体资金使用不公开、资产经营不增值、资源交易不透明、村居“一把手”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农民合法财产权利被随意侵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2013 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镇、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77 件694 人,其中相当部分与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有关。

这些违法违纪行为虽然可能涉案金额不高,但是影响极坏,群众深恶痛绝。农村“三资”已成为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基层群众普遍呼吁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约束和服务体系,有利于从源头上堵塞村官贪腐的漏洞,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利。

实现“一个平台”交易

根据《方案》,我市将把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纳入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总体规划统一建设和管理,整合资源,建设集信息发布、产权交易于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现在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平台、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林业产权交易管理平台、农村财务监管平台以及其他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届时将涉及属国有、集体所有的农村产权交易,并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国有、集体资产交易及管理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还将完善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实现与河源网上办事大厅、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等的有效对接,实现农村大数据服务有效覆盖。

《方案》还提出,镇级依托社会综合服务中心等建立平台,配备电脑终端、高拍仪、 LED 展示屏等,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经营信息化管理,监管村组集体资金,代理个人产权的流转、土地征收以及房屋拆迁的资金管理等。村级则依托公共服务站建立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站,村民可应用互联网查询和使用LED 展示屏或触摸屏获取 “三资”信息和财务公开等信息。

本月下旬将开展试点工作

为推进这一平台建设,我市列出了建设 “时间表”。从即日起到9 月20 日,我市将搭建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从9 月21 日起,我市将选择条件成熟的、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中的2 至3 个村先行实施;今年年底前,全市将完成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所有符合规定的集体资产交易事项都可进场交易;在明年3 月底前,完成对平台建设的验收。

记者了解到,为配合这一服务平台建设,目前我市已开始对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提出要以2012 年至2013 年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结果为基础,在今年底前完成对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理核实工作。市委农办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市也正在抓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建档管理工作,力争做到家底清、数据准,为加强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逐步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规程、制度健全、管理动态、交易阳光、监控实时、信息共享”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服务 产权 农村


上一篇:国地税联合自助 办税服务厅启用
下一篇:龙怀高速公路龙连段已基本具备全线开工条件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