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下周邀您共赏“客家文化盛宴”
2015 广东客家山歌大赛·第三届(中国· 河源)客家文化节是客家文化展演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好此次活动,对进一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河源客家文化地位,展示河源特色文化魅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河源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河源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广东绿谷”,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活动部署,《客家魂》文艺精品展演、客家古邑民间艺术展演、花朝戏《双花缘》剧目展演将在此次客家文化节中“打头阵”,通过一场场充满客家文化特色的表演拉开客家文化节的大幕。
《客家魂》:全面展示客家文化与人文精神
本次客家文化节是我市客家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此次《客家魂》文艺精品展演活动将通过多样化、接地气的形式,用诗朗诵、情景歌舞、山歌表演唱、独唱等节目轮番上演,来全面展示河源独特的客家文化与人文精神。
据悉,此次展演演出将朗诵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亲自创作的诗歌《古邑情怀客家魂》、通过孩子们吟诵《客家家训三字经》来展示对客家家训的独特见解、山歌表演唱《客家谚语播文明》演绎河源民间谚语、舞蹈《桃花水母》让人仿佛看到桃花水母频频现身万绿湖中、舞蹈《采茶的妹妹担柴的哥》则充分展现客家风情的独特魅力,一场场精彩表演将为广大市民奉上一桌客家文化“大餐”。
客家古邑民间艺术:展现多姿多彩的民间风情
河源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客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客家民间艺术奇葩,如客家山歌、龙川杂技、忠信花灯、紫金花朝戏、连平采茶戏、和平纸马舞、舞春牛、船灯舞、花灯舞、客家婚庆等等。近年来,我市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对客家民间文艺进行了不断的挖掘、加工、整理和创新,使民间文艺更加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时代性,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客家古邑民间艺术展演将由龙川县山歌剧团,为广大市民带来精彩的山歌表演唱、客家山歌即兴斗歌、传统木偶、杂技《顶缸》《伞顶蹬车》、客家风情表演《迎亲·上灯》、民间传统艺术《客家船灯舞》、《马灯舞》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展现河源民间风情。
花朝戏《双花缘》: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紫金是一方文化沃土,客家先民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花朝戏就是该县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 年,紫金花朝戏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展演的花朝戏传统剧目《双花缘》,是由国家级花朝戏传承人钟石金导演的一台地方戏,描述了双胞胎女子的爱情故事,整台戏以误会、巧合为线索,跌宕起伏,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剧中以山歌传情的情节融合了本地客家山歌的精华,台词中的比喻、歇后语等呈现了客家方言的精彩。该剧目还在音乐、舞美、灯光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升剧目的艺术含金量,从唱腔、歌词、表演艺术等多方面体现了花朝戏的水平。
据悉,《双花缘》是花朝戏优秀传统保留剧目,首演于1988 年,2000 年以前,平均每年演出场次约20 至30 场。2011 年,为了挖掘优秀传统剧目,紫金县花朝戏剧团重新整理复排该剧目,并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汇演荣获优秀剧目奖。2011 年至 2014 年底,累计演出62 场。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