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政府祭出两件"法宝"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通讯员 谭晓华 7500 万信贷风险补偿金、1 亿元注册资本的融资担保公司,为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市政府一连祭出两件“法宝”。记者昨日从市经信局获悉,《河源市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已正式出台,该文件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从政府层面降低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使银行贷款更安全、企业融资门槛更低。
银行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银行收紧贷款、防止不良贷款出现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却客观上造成了河源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事实。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融资的局限性。小微企业一般规模小、资产有限,在起步阶段抵押担保能力较弱。而传统的信贷注重保险性,要求企业信誉度高、不动产拥有量大,小微企业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它的保险性差,因此银行往往对大企业、成熟企业感兴趣。
为了取下“融资难”这把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市决定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出资7500 万元,专门用于对提供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商业银行给以风险补偿,而相关合作银行将按政府出资总额的10 倍以上开展增信贷款业务,也就是说,合作银行在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框架内的放贷总额至少在7.5亿元以上。
具体操作上,符合条件的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审批通过后,将以不超过银行同期基准利率1.3 倍的利率、以抵押物市场评估价100%至140%的抵押率,向企业发放增信贷款。获得增信贷款的企业再按贷款总额每年1%的比例缴纳互保风险金,实现贷款企业互保。如果融资企业因经营不善无法还贷造成损失,则首先由企业互保风险金补偿,不足部分再由政府和银行分别承担 50%的损失。
《方案》提到,我市将成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委员会负责风险补偿金管理、定期检查专项资金运行情况等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增信贷款企业库,加强对获得增信贷款的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贷款资金始终在安全的轨道上运行。
企业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小,无法满足生产运营资金需求怎么办?《方案》中提到,我市将组建由政府出资5100 万元、社会筹资4900 万元共1 亿元注册资金的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业务。企业在该公司不仅可以获得300 万元以下单笔贷款的担保,还能享受免贷款保证金、担保费年化率不超过2%的优惠。同时,对该公司担保的中小微企业担保贷款,合作银行将执行不高于上年度全省银行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可拨打0762-3888766 致电市中小企业局咨询政策详情和申请方式,也可以直接向各合作银行进行咨询。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