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掩盖的“多面皇帝”杨坚
在古代中国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中,秦朝与隋朝最为典型。但隋朝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好像名气并不太大,既比不上前面的秦始皇,更不如他的儿子“花花大少”杨广。其实杨坚是位对人类历史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帝王。他完成的政治统一局面维持了几个世纪,作为他这项政绩的结果是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史载杨坚“有威容,外钝木而内明敏,有大略”。更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个被历史掩盖的 “多面皇帝”。
俭朴与奢华共存
具有杨坚那样俭德的帝王不多见,这种俭德不但表里如一,而且贯穿始终。当他在北周做高官时,私人生活就非常俭朴,几乎到了寒酸的地步,等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辅弼大臣时,依然不改本色,并把俭朴倡导为全朝的风气。当上皇帝后,他以“ 成由俭、败由奢”为座右铭。他告诫太子杨勇说:我闻天道无亲,唯德是兴,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文帝一朝,上自王公大臣,下自富商大贾,穿的不过是布帛,装饰的不过是铜铁骨角,俭朴蔚然成风。
但人性是复杂的,多面的。俭朴的隋文帝也有奢侈的倾向,只是没有充分暴露而已。北周的都城设在长安,因长期战乱已残破不堪。新王朝应有万物更新的形象,隋文帝决定在长安另外择地营建新都,命宇文恺主持营造,名为大兴城;大力征发民力,集中了全国的工匠,为营筑新都城花费了不少钱财。但为了帝国的形象,他认为无可厚非。公元593 年,他又下令在岐州造仁寿宫,工程由亲信杨素负责。杨素为了讨得杨坚的欢心,大发役夫,削山填谷。劳工的待遇是非人的,在皮鞭棍棒下,死于非命者达万余人,人民怨声载道。杨坚得知此事后,有些不悦。但当他看到仁寿新宫时,却为豪华气象笑逐颜开。四年后他又大兴土木,从京城到仁寿宫之间,连建十二所行宫,所耗费人力物力是可想而知的。坚守俭德是难的,难在要克服追求享乐的欲望,努力克制这种欲望的隋文帝稍一松懈,便违背了他信守的初衷。
勤政亲民与滥刑好杀
勤政使杨坚成为明君。他每天坚持上朝,听取臣下奏报,甚至到日落西山,仍然精神不减地端坐朝堂。他常利用闲暇,乘舆四处访问,路上遇到上表者,便停下来,亲自详细询问,极有耐心。他还派遣使者去各地采听风俗,由此,官场得失,民间疾苦,帝国的现状,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亲民更使杨坚深得民心。他懂得民众才是国家的根本,要保住江山社稷,必须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即位之初,他就将五千头官牛分赐给贫苦农民,后来又多次推出降低税役、轻徭薄赋、宽恤民力的政令。
在强调儒家以德治国的同时,杨坚又是相当偏爱法家理论的。他深信韩非“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论。他以势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以术来驾驭群臣,以法来对违法现象矫枉过正。从而,他又是喜怒无常的、变幻莫测的。自登上龙椅之后,猜忌、严苛、喜怒无常的秉性就暴露无遗。在金殿上打人,是杨坚的拿手好戏。大臣们稍不如他意,就会当廷挨他的杖责。他心情不好时,一天要打数人。他常嫌执行杖责的人下手太轻,甚至怀疑他们手下留情而将其推出斩首。如此一来,行刑者无不狠如虎狼,故常有人当堂死于杖下。
杨坚到了晚年,用法更加严酷,滥杀无辜。武库院内长了野革,他便杀了武库令数十人。大臣独孤师私下接受了外国客人一只鹦鹉,竟也被他下令斩首。杨坚对朝臣如此,对草民更是视如草芥了。开皇十五年 (即597 年)的法令公布:“盗边粮一升者,皆斩。”十七年又颁布更严酷的法令:盗一钱以上者皆弃市,知情不报者,连坐。三人共盗一瓜,事发即死。用刑过滥,好杀成性,不遵法律准绳的杨坚有暴君之嫌。
创新制度与破坏旧制
隋文帝杨坚治国确是“大手笔”的。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经济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他改革官制,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为最高政权机构,开创了隋唐以后的三省六部制。他又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废除州郡自辟僚佐的制度,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均由中央任免。他制定了一种防御原则,规定省级官员不能在本省做官,以防官徇私情,重用亲友,同时也防止他们建立威胁皇权的基地。在经济上,继续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力役制,并开创了以交纳绢布代役的“庸”。隋文帝所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开皇十八年,废除九品官人法,实行科举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 多年,出现一个来自社会各阶层、由官吏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具有相当能力的科举机构。
但杨坚在创新制度的同时,又破坏了一项根深蒂固的旧制度——嫡长子继承制。隋文帝在这方面,铸下了不可弥补的大错。他强行抛弃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废长立幼,舍弃了生性较为仁厚而不会作假的长子杨勇,却被善于巧言令色的次子杨广所迷惑,改立后者为太子,结果,社稷的继承者成了社稷的掘墓人。当然,隋文帝未能汲取秦始皇暴政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他滥用刑法也为隋炀帝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基础。
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杨坚难辞其咎!
据论文网
上一篇:古代哪朝公务员薪水最高?
下一篇:探源客家文化传播与产业创新(1)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