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连平争当全市教育“创强”排头兵
县委书记钟明到连平中学检查指导连中扩建工作。(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走进油溪中学,今日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的饭堂、新的学生宿舍楼、新的综合楼、新的运动场……与几年前相比,学校每个角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源自教育 “创强”。
油溪镇仅是连平县创建省教育强县的一个缩影。自2010 年该县实施教育“创强”以来,不但校容校貌“脱胎换骨”,而且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特别是去年1 月23 日,连平县还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 “广东省教育强县”,努力争当全市教育“创强” 的排头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地处山区的连平县来说,教育更是发展之基,民生之首。自 2010 年开始,连平县就把教育“创强”作为该县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发展教育。2014 年,连平县继续大力推进教育 “创强”,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升了教学水平,促进了全县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给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成果 “创强”任务完成超8成
教育兴则连平兴,教育崛起则连平崛起。 2014 年,连平把完成元善、田源、溪山、三角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田源、三角镇教育 “创强”并通过省督导验收工作列入政府承诺要办好的“十件实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基础上,连平县继续奋勇争先,扎实推进三角、田源两镇的教育“创强”项目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三角镇教育“创强”已顺利接受省督导验收,田源镇教育“创强”也通过了督前检查,加上至2012 年已“创强”成功的9 个镇,连平县13 个镇中就将有11 个镇完成“创强”任务。据悉,连平县将仅剩的元善、溪山两镇的教育“创强”工作列入了今年政府工作的“十件实事”,力争完成全县13 个镇的教育“创强”任务,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努力争当全市教育 “创强”排头兵。
在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方面,连平县同样不遗余力,并与教育“创强”工作相结合,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去年,全县共实施了28 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并对全县13 个乡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了专项督查,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了全县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
师资 “四大工程”兴教留心留人
教育紧系着民生福祉,连平要办好教育,关键还是靠人才。2014 年,连平县继续实施“四大工程”(安教工程、奖教工程、强师工程、科研兴教工程)来打造优秀教师团队,除了兴教,也要留人、留心。
安教工程:为留住优秀教师人才,近年连平“安教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全县共建起“教师安居楼”、“教师公寓”108 栋,解决教师家属住房1260 套。同时,连平还建立了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障机制,逐年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了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实现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的目标。
奖教工程:连平出台《连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3 年多来,连平县财政共拨付奖励资金 620 万元,建有奖教奖学基金会98 个,对卓有成效的教师,不仅给予物质奖励,更给予精神激励。
强师工程:为了培养优秀教师团队,连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育“三赛”活动,即赛学校责任的落实、赛教师的教学水平、赛群众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了校长(园长) “选拔、管理、考核、奖惩”机制,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深入实施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科研兴教工程: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县财政每年还安排一定的教研专项经费,奖励教研成果。
投入 3年2.5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自2010 年初被列入第一批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县区后,连平县提出,把“创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出台《加快连平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多方筹措资金、开展教育“三赛”、优化师资队伍等措施,优化教学水平,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协调、全面发展。
连平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自确立“创强”工作任务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摆在创强工作组面前的难题。据预算,连平要完成“创强”目标,需要投入3.8 亿元,这一巨额创强资金成为压在连平教育创强领导小组背上的“一座大山”。但是本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理念,全县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基础上,仍然想方设法把资金优先向教育倾斜,保障教育经费。从2010 年开始,教育财政拨款逐年提高,2010 年至2012 年分别为 26915 万元、33427 万元、41333 万元,年增长率分别为51.70% 、24.19%、23.65%,3 年累计将2.5 亿元投入“创强”。其中,用于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投入就达1.6 亿元,为“创强”前的5 倍多。至2012 年,全县13 个镇中就有9 个通过教育强镇验收,9 个镇所有学校均成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13 年,县直11 所学校完成规范化建设,而2014 年,该县又完成了2 个镇的 “创强”工作,实施了28 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许多学校的整体建设水平整整提前了10年。
“创强”给连平教育特别是学校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让许多返乡人感到惊叹,有的学校和乡镇幼儿园建设,甚至达到了珠三角的水平。“我已经从教30 多年了,没有见过下那么大的力度,花那么多钱来办教育,广大教师深受鼓舞,对连平教育充满信心。”油溪中学教师黄平金的几句话,道出了学校老师们的心声。
教育“创强”成功后的连平县大湖中学校园一角
数说教育硕果
高考重本人数增幅130%
2014 年,连平县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教育信息化等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4 年连平高考喜获丰收,重点本科入围人数98 人,比前年翻了一番,增加55 人,增幅130%;本科入围人数582 人,比前年增加66 人,增幅13%。2014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化课总分及格率位居全市第1,优良率位居全市第2,平均分位居全市第2。
配备多媒体教室187间
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专网“校校通”,连平县按照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要求,去年完成了元善、忠信、隆街、上坪四个镇35 所农村完小宽带网络接入,同时加强初中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县20 所初中都建成校园网,全面实现“校校通”,配备多媒体教室187间,5个班级实现了“班班通”。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特约记者 周建华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