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爱卫办、市健康教育所呼吁社会给艾滋病人更多理解和关怀
防艾知识宣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起艾滋病,不少市民都认为非常可怕,甚至到了谈“艾”色变的程度,对艾滋病患者更是避而远之。其实不然,艾滋病虽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可防可控,且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近日,市爱卫办、市健康教育所推出关于艾滋病预防的宣传报道,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懂得如何防控艾滋病,呼吁社会给予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义工扮演HIV携带者,伸手与“行人”握手并索要拥抱,观察“行人”反应,再对其进行防艾宣传。
艾滋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病毒)引起,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大传染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据国家卫计委网站消息,截止2014 年,中国存活着的艾滋病感染人数为49.7 万人,其中60%为感染者,40% 为发病者。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河源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15 岁至24 岁青少年和50 岁以上老年人感染人数逐年上升,女性感染的比例逐渐上升。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可分为三个时期:(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 周-6 周出现。表现为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一般持续约两周自行消退。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急性感染期,出现率约为 50%-75%。此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2)无症状感染期。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是艾滋病的潜伏期。潜伏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又称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时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几乎达100%;(3)艾滋病期。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 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
学生在标语上签名,支持防艾活动。
建立22个筛查实验室防控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者、病人主要通过临床诊疗(包括术前检查、性病门诊、受血前检测及其他就诊)、自愿咨询检测、有偿供血人员检测、无偿献血人员检测、监管场所检测、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侣检测、孕产妇检查、出入境人员体检等途径被发现。
目前河源市已在五县一区建立了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网络,建立了22 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自愿咨询检测门诊6 个,均设在各县区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可对辖区内的病人进行病例综合管理,包括开展免费咨询工作、定期随访服务、病毒载量检测、抗病毒治疗病例转介、母婴传播阻断转介、结核病检查转介、性病诊疗转介等。河源市人民医院则是我市唯一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可到各县区疾控中心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做 HIV 抗体检测。如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不要过分悲伤,因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潜伏期越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长。因此,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患者,最重要是不要自暴自弃,要保持心理的平衡和乐观的情绪;其次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感染和皮肤破损,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此外,要坚决改变高危行为,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分的营养和充足的休息,过有规律的生活。
艾滋病可防可控不必惊慌
谈起艾滋病,不少人都会打寒战,但顽固狡猾的HIV 病毒也是非常脆弱,大家不必惊慌。科学家发现,HIV 病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只需数分钟就会死去,而水也会破坏其 PH 值导致其最后崩溃,可以说HIV 病毒一旦离开人体温热潮湿的内环境,是无法生存下去,更谈不上人际传染。因其脆弱特性,又加上在携带者眼泪、汗液或唾液中HIV 病毒非常之少,所以与HIV 阳性患者接触几乎是不会产生感染的。与HIV 携带者发生普通的社交接触如拥抱、握手、亲吻等也不会感染HIV。
那么它又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呢?又该怎么预防呢?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预防感染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要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理解关爱艾滋病患者
对艾滋病人多一分理解,社会就少一分痛苦,人类就多一分希望,给艾滋病患者一片阳光,这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HIV 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但也不必盲目地恐惧,只有你了解了它,你才会远离它,珍惜自己,保护他人。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为已经患病的人们营造宽容的空间,他们都很善良,都知道怎样去保护自己和他人。他们没有去危害社会,他们所有的只是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不需要社会的同情,只希望多一些理解与宽容,他们不是魔鬼,只是病人。了解艾滋病,我们就会远离艾滋病,因为这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如果别人对他们感到恐惧,我们可以跟他们握手,帮助他们,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惧感。只要我们充满爱心,给艾滋病人以关怀,就一定能打败艾滋病。
本报记者 梁小鸿 谭兴孚 通讯员 吴跃明 文/图
上一篇:河源招商推介会活动硕果累累
下一篇:丘国华:让河源本土品牌“老东江”走进千家万户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