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连平强经济筑坦途力争“绿富共赢”

 
县委书记钟明(右二)和县长俞志锋(左二)到工业园指导园区扩园工作。

阅读提示:

园区经济提速升温,高速通车指日可待,民生工程深得民心。2015 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王旗变幻、风云激荡。面对外部经济复杂多变、矿产经济下滑的压力,连平县积极应对困难挑战,迎难而上加快发展,以“三赛”为指挥棒,紧扣“三大抓手”不放松,突出产业发展和交通建设两大重点,夯实社会稳定和队伍建设两大保障,低头拉车,埋头苦干,努力克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开花结果”。

工业发展篇

数说经济:今年上半年,连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5 亿元,同比增长 6.9%;完成工业增加值23.1 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3 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县农业总产值、实际利用外资、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入、重点项目建设增速全市排名第2。

抓住工业发展的“牛鼻子”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地处山区的连平既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以及矿产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连平该如何突破重围,将经济后发转变为先发,真正实现跨越发展?连平的发展,短板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只有抓牢工业经济这个发展的“牛鼻子”,解决好“工业短板”这个痼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连平的落后面貌。如何才能消除“工业短板”痼疾,走出一条连平的致富之路?近年来,连平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找到了一条自己的工业之路:要破发展难题,关键就是要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把园区扩容和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促进连平工业园区经济的腾飞。

招商引资:1-9月新签约项目23宗

产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是实现“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必经之路。招商引资是当前应对经济下行的助推器,也是引进工业经济新鲜“血液”,推动连平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招商引资一直是连平党政的“一把手” 工程。

有了好的园区平台,才能吸引好的项目安家落户。今年5月,连平县生态工业园获得省产业集聚发展区的认定,让连平迎来了工业发展的新机遇。为此,连平县以晋升“省队”为新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批次、专业化、小分队的方法,开展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代理招商等,努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发挥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吸引下游产业到连平投资,形成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连平县攻坚克难,埋头苦干,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记者从连平县工业园获悉,1-9月,该县两园两邨在谈项目28宗(包括自建和共建),合同投资额86.728亿元;新签约项目23宗,合同投资额47.728亿元,其中 3-10亿元项目5宗,完成市下达任务83%。截至目前,连平县已先后引进了一批电子科技、新材料制造、优势资源加工等产业项目,并通过推动项目动工投产,使全县非矿产业的产值和税收比重逐年加大,以此逐步破解连平经济结构单一的发展难题。


南山公园改造后将为连平人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休闲、健身的娱乐场所。梁焕新 摄

基础设施:投3.75亿促园区扩容增效

走进连平县生态工业园,随处可见塔吊林立,挖掘机铁臂齐挥,一幢幢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在这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中,我们仿佛能触摸到连平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

近年来,连平工业园区快速发展,截至目前,该县两园两邨总规划面积52.3平方公里,已开发 7.5平方公里,已落户项目126个。其中连平生态工业园已开发3.5平方公里,落户项目101个,投产项目64个,在建项目18个,筹建项目19个,合同投资额122.06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科技、精密机械制造和绿色食品加工等3个主导产业。筑好巢,才能引凤栖,大批项目的落户,使得加强园区内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

今年,连平大力推进园区扩容增效,1-9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3.75亿元,同比增长2.8倍;实现“三通一平”1平方公里,同比增长 2.3倍;园区工业投入15.19亿元,其中设备投入 7.5亿元;同时,投资6500万元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园区二期、三期道路,供电线路,给排水管道,通信光缆,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完成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园区发展环境,拓宽了园区后续发展空间。

项目建设:年底投产项目要达15个

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跟上了,招商引资的步伐也能迈得更稳健。然而招商引资不能纸上谈兵,项目引进来不能空放着,必须尽快落地建设和投产,才能使项目转变为效益,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同时,连平县全力解决项目落地难、用地难、用工难等问题,大力推进项目加快转化,促进项目早日动工投产。

经过努力耕耘,1-9月,连平县两园两邨新开工项目27宗(包括自建和共建),合同投资额 61.35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开工项目1宗(智美铝业),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并当年完成投资 8.9862亿元。此外,1-9月,两园两邨在建项目8 宗,新投产项目8宗,合同投资额10.6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9518 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 119%,在全市排名第2。

距年底“大考”还有两个多月,连平如何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完成?为此,该县提出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争先进位的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活生态、资源等优势,用足“三大工程”及中央苏区政策红利,力争全年签约投资总额65亿元以上,确保全年竣工投产项目达到15宗以上,确保实现园区工业增加值、税收增长30%以上,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大广高速通车后,连平经济社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周建华 摄

交通建设篇

高速公路条条看:◆大广高速:全线桥梁桩基、路基和隧道工程、主线路面基层已基本完成,主线面层及房建、绿化、机电等工程正在加快施工,年底将实现通车。

◆汕昆高速:征地工作即将全面完成,拆迁工作已完成80%,力争在11 月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全线已进场施工,计划2017年底建成通车。

◆武深高速:今年6 月动工建设,已完成补偿到户面积938 亩,占任务的 58%,交地面积908亩,占任务的56%。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

◆连梅高速:连(平)梅(州)高速公路目前正在规划论证,其中连平段全线27.5公里,现已将路线规划方案上报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高速公路“金梭”织就致富路

俗话说,路通财通。除了工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高速公路建设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地处山区的连平交通比较落后,对外经济发展交流滞后,发展空间狭小。粤东西北发展战略号角吹响后,交通落后这只“拦路虎”逐渐失去了其制约连平发展的“爪牙”。大广高速年底即将建成通车,汕昆、武深高速公路项目正强力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完成在即……今年,连平的交通建设必将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3条高速铺就发展“蓝图”

2012年,大广高速连平段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连平县交通建设“攻坚战”的大幕。目前,大广高速公路连平段正围绕年底建成通车的目标,加快推进各项建设,按照目前的进度,大广高速连平段年底前实现通车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以大广高速建成通车为标志,连平的经济腾飞将插上有力的翅膀,连平人民盼望的致富之路即将驶上“快车道”。而汕昆、武深高速公路的强力推进,则让连平的交通发展更添信心。汕昆、武深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的重要出省通道。汕昆高速公路连平段全长73.35 公里,工程计划投资75亿元,设置忠信东、油溪、连平县城东、连平县城西和陂头5个互通,同时在三角和元善镇设置两个立交枢纽互通,分别与粤赣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对接互通,是连平县东西相连的一条“大动脉”。武深高速公路连平段全长17.88公里,工程计划投资26亿元,设置隆街停车区,预留崧岭互通,是连平西南部重要出口通道,对连接珠三角的惠州与粤北的韶关交通意义重大。

从今年底至2018年,随着大广、汕昆、武深高速陆续建成通车,连平将建成“三纵一横”高速公路网,成为“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的粤东北重要交通枢纽,真正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

面对铺就在眼前的高速公路发展“蓝图”,连平人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区位优势的提升,必将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提升区域竞争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必将有力带动连平工业、生态旅游业、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必将有力推动连平实现跨越发展,真正把连平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丰富资源变成绿色财富,实现“绿富共赢”。

打赢征地拆迁硬仗

为确保3条高速公路项目能顺利推进,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不辜负连平百姓们的殷切期望,连平县采取多项措施,为项目营造无障碍施工条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大广高速通车在即,而汕昆、武深高速正处在征地拆迁的攻坚阶段,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必须首先打赢征地拆迁这场硬仗。

征地拆迁速度对汕昆、武深高速项目建设的影响至关重要,是项目建设推进的先决条件,更是项目按时实现建成通车目标的关键保障。面对汕昆高速7076亩征地任务这样一场时间紧、任务重的硬仗,连平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议,领导班子成员也多次深入征地拆迁现场办公,为征地拆迁工作“问诊把脉”。

连平县通过级级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的方法,强力推进沿线各镇的征地拆迁工作;同时,连平县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认真落实好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保证各项补偿及时、足额兑现到位,决不允许拖欠、截留、挪用和随意压低各种补偿安置费用,保障征地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县委县政府还多次研究解决征地拆迁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妥善解决了征地拆迁工作的个案,以点促面,推进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

汕昆、武深高速公路连平段项目自启动以来,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10月中旬,汕昆高速公路房屋拆迁已丈量面积62908平方米,丈量户数258户,已拆除户数5户,已确认坟墓4696座,迁移4546座。武深高速公路已完成补偿到户面积938亩,占任务的58%,交地面积908亩,占任务的56%。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对整个连平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拉动,以及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征地拆迁是场硬仗,但是连平人民对打赢这场硬仗,以及高速公路今后能为连平带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高速公路“开道”,连平的区位优势将日益凸显,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后发优势进一步显现,成为投资创业、休闲度假、宜居养生的一方宝地、一片热土。

民生工程篇

民生成果惠及每一个百姓

不论是抓工业发展,还是抓交通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改善民生,造福百姓。近年来,连平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民生工程当做重中之重,立足于改善民生这个发展根本,切实抓好民生实事的落实,及时解决百姓关注较高、反映较多的问题,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随着连平大交通、大发展时代的到来,现有的生活环境和许多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因此,加快城镇化发展就变得十分迫切。今年以来,连平启动了一系列民生项目,大力推进城镇提速发展,以连平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富民三路、元善镇新中心小学、县城“十字街”、新体育馆、南山公园升级改造等建设。同时,抓住国道105 线、省道S341 线升级改造机遇,升级拓宽县城过境道路、桥梁,改善城市环境,构建美丽宜居新连平。

民生工程事关百姓福祉,在工程推进方面,连平县委县政府更是不遗余力。今后,该县将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力争让民生成果惠及每一个连平百姓,让未来的连平成为一个不仅有繁荣的工业经济、致富的高速公路,更有宜居宜业人居环境的幸福连平。


正在紧张建设中的连平县垃圾填埋场。

部分民生工程链接:

垃圾填埋场:立军令状确保任务完成

连平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是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连平县正在全力推进的民生工程。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将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围城等问题,达到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标,对保护连平生态、优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连平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位于元善镇留潭村舌麻坑,项目占地面积 500亩,工程计划总投资1.1 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填埋区设计库容为65.7 万立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130 吨,日处理污水90 立方米;二期填埋区库容在一期基础上扩展为 200 万立方米,使用年限50 年。截至10 月 19 日,该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000 万元,项目征地拆迁、进场主干道路基平整、雨水沉淀池、填埋区防渗膜及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订购合同等工作都已完成,正在加紧施工建设。

为加快垃圾填埋场项目的推进,该县领导班子多次到项目现场,督促项目的进度、解决遇到的问题,还立下“军令状”,要求攻坚克难,按照时间表倒排工期,年底前必须完成建设任务,给百姓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十字街”即将旧貌换新颜。

“十字街”改造:提质扩容暖民心

对于连平人民来说,“十字街”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的到来,改造狭窄、老旧、拥堵的“十字街” 也变得迫切不已。“十字街”老城区改造项目是连平县推进中心城镇提质扩容的重要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因而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据了解,县城“十字街”改造项目征收补偿工作共涉及单位16家、商户92户、租住户70 户,还涉及4个姓氏祠堂纠纷和一些历史政策遗留问题,整个征收过程,补偿标准没有超出预期计划,实现了“依法征收,和谐拆迁”。日前,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一栋栋街边商铺、大厦正拔地而起,相信不久之后,“十字街”将会旧貌换新颜,成为连平人民新一代的记忆标志。

南山公园改造: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近日,连平县南山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动工。据悉,此次南山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是连平县2015年为民办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旨在为县城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休闲、健身、娱乐环境。

南山公园是连平县较早建成的公园,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园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设施破损、植被老化等问题愈发显现,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该县决定对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并列入今年十件实事之一。据了解,本次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休闲环山绿道及配套设施、水电设施和景观建筑等方面的建设,规划整段绿道工程长约2000米,有9个建筑节点,占地面积8406平方米,预计将在年底完成建设。

本报记者 谢素婵/文 谭兴孚/图 特约记者 谢鑫



相关热词搜索:坦途 经济 连平强


上一篇:用地有优先 落户有扶持
下一篇:持续改善我市环境质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