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多路段乱摆卖现象严重 流动性强整治有难度
永丰市场北门外有流动摊贩。
目前,河源正在建设国家文明城市,随着农贸市场、老旧街巷、城市主干道整治行动的实施,我市每一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市容市貌整体有了很大提升。
尽管整体环境大有改善,但由于乱摆卖流动性强,大多都是外来人口,整治起来十分困难,部分市容“黑点”出现死灰复燃现象。记者调查发现,市区农贸市场周边多成了乱摆卖重灾区,即便是新市区的市场也不能幸免,在文昌市场、永丰市场周边,人行道上、广场空地上、大道上,都被流动摊贩悄然占领,形成了另外一个“市场”。
文昌市场周边:
市场内菜摊被迫摆地摊
28 日傍晚,记者从兴源东路拐入文昌路,越靠近文昌市场,流动摊贩越发密集,多是水果摊为主,一辆三轮车,就占了一个摊位。尽管文昌路是一条新建的四车道,但是在晚市高峰期,从市场买个菜出来,走路的开车的,都很“难过”。
如果想从文昌路进市场买个菜,这一条小路更是挤满了流动摊贩,这里的流动摊贩多为中老年妇女,一两个篮子,放几把青菜、几种水果,一有人路过,就会招呼吆喝,如果有顾客经过问价钱,路就马上堵了。“市场没建好是这样,没想到,市场建好了,还是这样。”一家日杂店的女老板吐槽,她的店门前,经常被小摊贩挤满了,一到下雨天,那些摊贩还会来避雨,虽然不敢阻挡,但确实影响门店形象。
不仅影响门店形象,有损市容,不少市场里的菜摊主也对这些流动摊贩颇有怨言。“市民都以为他们的菜比较好,又便宜,不跟我们买菜了。”文昌市场内,一名菜摊主表示,他们几个摊主都向市场方投诉过,但一直是整治了就好,过两天又死灰复燃。“有时到了傍晚菜还卖不出去,我试过拿到市场外摆地摊,就给卖出去了。”该菜摊主无奈地说,在市场内经营的他们交了摊位费,却得不到保护。
永丰市场周边:
被流动“市场”彻底包围
夏女士家住市区万隆一品小区,每天都到永丰市场买菜,夏女士家到永丰市场有两条路,一条是沿着永和路进市场大门,一条是沿着小区后面小路拐新风路,走市场后门,但无论她走哪条路去市场,两边都有流动摊贩,没走到市场,她已经能完成一半的买菜任务了。
28 日傍晚,按照夏女士的说法,记者重走了她的“买菜路”。沿着永和路往永丰市场的人行道,被各种地摊挤得满满当当,有水果摊、青菜摊、鱼摊、鸡蛋摊等,一直到市场前空地。几百米的路段,记者骑着单车走了许久,中途还被一个三轮车水果摊挡住了去路,只好抬着车路过。夏女士说,这条人行道,一到傍晚就这样,暑假还多了几个小孩子摆摊,入了夜,还有卖毛巾、卖衣服的,包罗万象,前段时间,市场前的空地还搭棚卖起了哈密瓜。
记者从市场后门绕回万隆一品小区,市场出口处,小卡车、三轮车式的水果摊、蔬菜摊共有3 家,其中有一个专卖玉米的三轮车停在一家服装店旁边,记者看到,每每有人买玉米,摊主会把剥下的外皮放在车上,但地上还是难免留下不少玉米外皮。拐入翠泽新园大门前的小巷,那是水果摊的天地,苹果、梨、西瓜,便宜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市民光顾。
“虽然为了生计,但影响了行人走路,又有损市容,实在不应该。”夏女士承认,由于价格便宜,而且多是自种自养,自己也常在这些地摊买青菜水果,她觉得相关部门可以规范整治,既让他们保住了饭碗,又让市民买到又便宜又靓的产品。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