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葬顺应发展趋势
河源目前已形成树葬、鲜花葬、草坪葬、骨灰寄存等形式多样的节地生态葬法,这些丧葬方式具有节约土地、绿色环保、成本低等特点。目前,生态葬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今年清明节,殡仪馆还首设了无烟祭拜区。(详见本报4月 5日A5版)
活得尊严、走得体面,是很多国人的 “生死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墓地市场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乱象丛生,地段佳、风水好的墓地更被以“天价”炒卖,而墓地价格不断上涨、厚葬之风愈演愈烈,成为一些地方民众沉重的负担。为顺应绿色发展大趋势,不少民众开始选择树葬、海葬、鲜花葬等环保生态安葬方式,既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要让生态葬逐渐升温,还需要相关部门多多宣传生态葬的好处,给予相应的政策利好,让市民认识到选择回归自然的生态葬,同样是生命的一种最好安放。生态葬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有效打开方式,希望相关部门能继续提供一些满足市民不同需求的生态葬方式,完善生态葬硬件设施,为市民提供多方面更贴心的服务。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