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奥运精神融入生活
拿下首金的张梦雪、200 米泳池夺冠的孙杨、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孤独的骑士”华天、开创历史的自行车女团、时隔8 年重新打入四强的女排……自里约奥运会开幕以来,精彩比赛和趣味花絮每天不断上演,中国健儿们以顽强、乐观、拼搏的集体精神,展示了“中国形象”,给观众带来奥运的全新享受,也收获了来自世界的喝彩。
参与奥运的都是顶尖强手,而欣赏奥运的则是亿万大众。不管参与还是欣赏,都可以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汲取体育带来的能量。中国奥运健儿们展现出的顽强拼搏、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激励我们无论以后的人生还是赛场,都可以用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去赢得属于自己的奖赏。
一
虽然中国和巴西有着12 个小时的时差,却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对奥运的关注,更不能阻隔我们为奥运健儿加油鼓劲的热情。每天晚上熬夜看比赛,在电视屏幕前和场上的运动员们一起紧张、一起激动,恨不能“钻进”里面亲自去为他们摇旗呐喊,当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刻会想落泪……我想大部分中国观众应该都是像笔者这样,就算有些比赛项目连规则都不太懂,可只要有中国选手参与,就不会想错过。
这样一种全民奥运的日子4 年一次,每次都能凝聚起浓浓的爱国情怀。从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中国体育健儿们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为国争光,从许海峰到女排,从刘翔到孙杨,一代代中国体育人用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激励着国人。
二
奥运不仅是检验我们体育实力的赛场,也是映照大国崛起过程的镜子。 32 年过去,无论是为国出征的中国代表团,还是关注奥运的中国普通民众,越来越多人的体育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欣赏奥运精神、看淡“唯金牌论”的体育观正在重塑。
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其国民不应只有强健的身体和顶级的技术,还要有强大的心灵和成熟的心态。里约奥运大幕拉开以来,面对场上选手的失利,“ 继续加油”的鼓励代替了 “ 太丢脸”的抱怨;面对运动员的伤病,“好心疼”的关爱代替了“别拖后腿”的冷漠;面对不尽人意的结果,掌声和点赞代替了奖牌送给每一位拼搏过的健儿。如今,成熟理性、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正逐渐成为我们的社会主流精神,金牌不再是评价运动员的唯一标准。
奥运就像是一个浓缩的人生舞台,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故事上演。运动员们在追求梦想的路途中,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在伤病下的顽强坚持,来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是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而这个主题,其实与奖牌、胜利、破纪录并没有必然联系,却与每个人对自我的追求紧密相连。只要运动员们奋斗过、努力过,哪怕是空手而归也同样值得尊重。
三
体育的世界里不只有胜利和金牌,更有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在生活中的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逆境,这个时候不妨多想想奥运健儿们的体育精神,在逆境中溯流而上,在困境中坚持突破,激励自己不断前进,永不言弃。这样即使结果有遗憾,却能无悔。
体育精神除了有强大的心灵支撑,也要有强健的体魄“打底”。国民的身体素质,与世界舞台上的竞技体育水平,都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要有顶尖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更要有普通大众和体育的“亲密接触”。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健身成为越来越多国民的生活方式,奥运的精神也逐渐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一个具有自强不息、奋发拼搏精神,一个竞技体育和全民健康比翼齐飞的中国正阔步走向未来。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