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 护林员的"十二五" 保护家乡的绿
编者按:
收官“十二五”,启航“十三五”。“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事业稳步提升,取得了辉煌成绩。本报从今天起,开辟《回眸“十二五”》栏目,以人物小故事、图表、图片、数据等多种形式,对过去5 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进行回顾,以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和发展自信迈入“十三五”。
采访对象:石来贵
职业:源城区源西街道办事处黄子洞村护林员
从业时间:1992 年担任护林员至今
我今年62 岁,是源城区源西街道办事处黄子洞村的一名护林员,土生土长的黄子洞村人。黄子洞村有1.8 万亩林地,是我的“责任田”,也是我的“岗位”。千万别小看这1.8万亩林地,如果巡山一遍,至少也需要6个小时。
当护林员不轻松,既苦又累,责任也重。在高危防火期和高火险地区,我不但要做到专职扑火、防火,还要做到“平战结合,扑防结合,以防为主”。最难受的是每年过春节,妻子娘家在相距不远的紫金县临江镇,按照传统习俗,春节后已婚妇女都要回娘家探亲。但春节期间正是森林防火高危期,每当此时,我陪同老婆回娘家,都挑选阴雨天气,且仅能停留1 个小时,向老人、小孩发完“利是”就匆匆返回。
巡山苦,巡山累,我也苦中作乐,把巡山权当成旅行,把防火宣传标语念成口头禅,好在如今村民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了,没有人再砍树了,巡山主要是管山火的事儿,这几天下雨,就不用去巡逻了,天气风干物燥就必须要去。我干护林员有20多个年头了,干得时间长了,村民也都信任我,都有我的电话,一有火险就打我电话。正因为有这么多防山火的“眼线”,我心里备感欣慰,也越干越有劲儿。
23 年前,我从最初的月工资15 元干起,一直干到如今的700 元+绩效奖200 元。这工资并不高,如今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干,还是希望能提高工资待遇,让护林防火工作增添“新鲜血液”。不过,在其位还是要负起责,还是要干好护林防火工作。你说,如果你不做他不做,那谁来保护家乡这片绿?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