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展望"十三五"|“四着力”推动河源高新区快速发展

 

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市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日前,记者从市高新区了解到,今年市高新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强建设、夯基础,着力引项目、兴产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转作风、提效能,推动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壮大子信息产业规模

今年,市高新区将坚持“做大增量”与 “做强存量”并举,围绕主导产业精准发力,提高招商选资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中兴通讯(河源)生产研发培训基地,今年将把位于深圳基地的全部手机生产项目、与生产高度关联的研发项目搬迁到河源基地,并在年底投产。对此,今年市高新区将充分发挥中兴通讯河源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跟进其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力量精准招商,壮大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规模,力争今年规模以上的电子信息企业增加到35 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实现430 亿元。同时,市高新区将密切与深圳市投资商会、平板显示协会等各大商会、协会合作,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助推高新区“三个50”、“双百亿”工程建设,力争今年新签约项目30 个,合同投资100亿元。

此外,今年市高新区将全面跟进每家企业从在谈、签约到动工、投产的全过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企业办理手续打造“绿色通道”,并建立园区重点扶持企业名录,及时掌握并帮助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企业稳产达效、增资扩产,力争2016 年新增上规企业10 家,税收超千万企业27家,减产面控制在20%内。

推动20家规上企业技改

去年,市高新区推动了21 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年营业收入5 千万元以上20 家,完成全年20 家规上企业开展技改目标的105%,推动19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去年全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14.01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 亿元的116.8%。

今年,市高新区将深入落实省、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和信息化工厂,降低企业行政开支和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增强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力争今年推动20 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13亿元。

同时,今年市高新区将充分依托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深化创新平台与园区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关系,力争今年新培育科技型企业20 家以上,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8 家以上;着力推动企业专利申报工作,力争今年实现专利申报250 件,专利授予130 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今年组织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 家以上。

完善对外交通网络

在产城融合发展上,今年市高新区将加强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在保持园区工业发展主线的同时,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启动对科技大道、兴业大道、滨江大道等主干道的提质改造,加强雨污管网建设和管理,推进雨污分流和“水浸街”整治工程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公共汽车首末站的建设工作,完善113 路公交车候车亭建设,加密公交车运营班次;加强与市交通部门的沟通对接,力争新增连接高新区到火车站的公交线路,并推动加快高新大道跨东江大桥、跨铁路桥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新区对外交通网络,优化交通环境。

在服务配套上,我市将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紧紧抓住省大力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的契机,加快推进“三甲医院”项目落户,尽快补齐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短板。完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依托国家高新区的平台优势,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力争今年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园区宜工、宜商、宜居、宜业水平。

本报记者 刘曦 通讯员 陈智聪 刘浪文



相关热词搜索:园区


上一篇:文化建设|到2020年河源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下一篇:河源国家卫生城市通过首次复审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