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到2020年河源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日前,我市印发《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 年,我市将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特色突显、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公共文化设施场馆全部免费开放;要努力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指标居于粤东西北靠前位置,形成具有岭南风格、客家风情、河源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
《方案》提出,到2020 年,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村(社区)基本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覆盖行政村,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每万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少于1200 平方米,服务半径不低于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人均公共藏书不少于1.2 册,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室)藏书年新增不少于人均0.03 册,每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藏书年新增不少于60 种、 200 册。同时,要实现农村文体协管员行政村全覆盖,全市文化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的3%以上。
根据《方案》,我市将实施文化馆(站)等级提升工程,实现新建县级公共图书馆1 间,县级文化馆3 间,升级改造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75 间;提升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水平,实现全市7 个公共图书馆、9 个博物馆(纪念馆)、7 个文化馆、100 个乡镇文化站、1421 个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场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全部免费开放,免收基本服务项目费。同时,市财政还将给予市级“三馆” 每年每间50万元补助。
另外,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有特色的文化精品,努力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市区每年举办“多彩河源·欢乐广场”36 场以上,各县区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惠民文化活动100 场以上,每年组织“送戏下乡”活动100 场以上,实现举办品牌文化活动常态化。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