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源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农业" 打响河源产品牌
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记者昨日从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以做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开放发展。依托河源良好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强做大河源农业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思想大解放。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全面推进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即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服务交易平台体系建设、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等,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让产业基础“壮”起来
据悉,今年我市将努力做强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让产业基础“壮”起来。加强“米袋子”产能建设,继续落实首长负责制,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畜牧业发展,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提高畜禽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发展素质。紧抓“菜篮子”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市还计划加快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让产业发展主力“强”起来。今年我市将重点抓好特色水果、无公害与反季节蔬菜、畜禽养殖、优质米、茶叶等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关键性基础产业,引导和推动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区域和特色产业带。
打响“河源产”品牌
今年我市将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互联网+”农业发展,让优质农产品“ 活”起来,立足河源地区资源优势,推动优质农产品加工向集约化、精深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培育一批质量水平较高、市场信誉良好、竞争力强的农产品“三品一标一名牌”,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要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指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开展农超、农校对接、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物流等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市场的无缝对接,探索推进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另外,我市还将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业内外部“连”起来。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把生态农业基地、产品系列加工增值、品牌包装开发、流通物业服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等休闲农业和服务业,实现经济链和生物链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中间突破、功能复合、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生态经济产业开发体系。
推进“四大改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我市农业发展的“重头戏”还包括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服务交易平台体系建设、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等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
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将坚持依法自愿和稳妥推进原则,鼓励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和以互换方式实现农地经营规模化;在加快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中,今年将完善服务平台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产权交易等功能,切实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和边远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服务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有中心、镇有平台、村有站点,机构、职责、人员、经费“四落实”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服务交易平台体系,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便捷式服务和阳光化交易,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合法财产收益。
另外,我市还将加快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今年重点开展紫金、和平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继续推动名镇名村示范村和幸福村居创建行动。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