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展望"十三五" | 河源启动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扎实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开创我市教育现代化新局面至关重要。日前,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统揽,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创强:

全面启动“争先”工作

“ 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投入资金 51.54 亿元,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实现教育强县(区)全覆盖、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全覆盖、教育强镇全覆盖(99 个乡镇通过督导评估,1 个镇通过督前检查),全市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进入后“创强”时代,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将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总抓手。根据市教育局2016 年工作要点,今年我市将全面启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对照“争先”标准开展专项调研,制定创建方案和任务分解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在全面推进“争先”工作的同时,我市还将大力推进连平县元善镇在4 月前通过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对已完成教育强县(区)、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的县(区)、镇,将按要求督促其落实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进一步彰显教育创强成效。

另外,今年我市将协助、指导五县一区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复检准备工作。完成对源城区新江街道、东埔街道,东源县顺天镇、涧头镇、灯塔镇,和平县青州镇,龙川县鹤市镇、登云镇、黄石镇、四都镇、紫市镇、通衢镇,连平县大湖镇、陂头镇、油溪镇等15个教育强镇的复评工作。

教育资源:

着力解决大班额问题

尽管“十二五”时期我市新增优质学位 2.76 万个,有效解决了2.9 万非城区户籍中小学生入学问题,然而教育“双创”督导验收专家反馈指出,制约我市教育工作的最大短板,是市区、县城的大班额问题。

为着力解决读书难、大班额问题,今年我市将争取市区、县城建更多学校,通过最大限度激活城区教育资源,缓解城区学位紧缺问题。据悉,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深河中学、公园东学校建设,实施市二中改制以及扩建新江路学校(初中部)、江源小学等项目,增加市区义务教育学位,同时推动建立解决市区读书难、大班额问题的长效机制。在普通高中教育方面,今年要确保市一中高中部在秋季建成开学,增加市区优质高中学位。

过大的班额会加重教师负担,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在增加优质学位的同时,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强师工程”,举办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继续做好 “三区”支教和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加强农村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培训和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缓解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同时,争取增加临聘教师名额,完善临聘教师资源库,有效应对“二胎政策”后教师临时短缺问题。

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校校通”100%全覆盖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引擎,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而在教育信息平台共享名师资源,可以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为此,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进教育信息化,首先就要抓好硬件设施建设,今年,我市要实现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100%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85%以上、“人人通”达到省定要求,争取为每位教师配备一部笔记本电脑;完成河源市教育云数据中心(河教云)建设,争取上半年在市二中召开“智慧校园”建设现场会,以市二小、市二中为试点,推动全市 “智慧校园”的建设。同时,举办信息化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推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 “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此外,为保障特殊群体接受教育机会公平,我市将实施省、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依托市博爱学校设立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依托特殊教育学校设立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心,加快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落实全纳教育,确保适龄“三残”儿童少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达100%。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特约记者 杨金萍



相关热词搜索:先进


上一篇:河源今年拟建16个省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
下一篇:深圳物流"大鳄"来河源 为我市物流发展献计献策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