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开始 河源一发现古树657株
核心提示:
日前,省绿化委发布通知,从本月开始,启动全省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计划至 2017 年底,全省完成普查建档任务,2018 年底,全省古树名木资源实现网上一张图信息化动态管理,力争用3 年时间,建立全省统一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古树名木动态化管理。
根据市林业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已发现古树657 株,已认定挂牌的有422 株。记者昨日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根据省统一要求,目前我市正组织专业人员参加省举办的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建档的相关培训工作,正加快推进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工作。
我市已发现古树657株
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境内的古树多为榕树、木棉、朴树、枫香、樟树、银杏树、竹柏、龙眼、荔枝等。截至目前,我市共开展过两次古树名木普查统计工作,一次是在2004 年,通过深入实地逐一现场调查,共发现古树631 株;一次是在2012 年,共发现古树657 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50 株,二级古树168 株,三级古树439 株。90 年至100 年的后备资源有95株。
据悉,我市现有古树分布在城市的共131 株,分布在农村的共514株,另外12株分布在寺院。从古树生长位置来看,位于寺院的12 株,占古树总数的1.83%;位于单位或个人庭院的44 株,占6.7%;位于山林的159 株,占 24.2%;位于其它位置的442 株,占67.3%。从生长状况来看,处于散生的637 株,处于群状的20株。已认定挂牌的有422株。
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建档工作提出,要坚持全面保护、依法保护、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等基本原则,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治化,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能得到有效保护和管护,促进其健康生长。
严打破坏古树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古树名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管理古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管护,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的违法活动,从重从快严厉打击非法采挖、移植大树古树和买卖古树名木违法行为,使我市古树得到了较好保护,古树资源总量持续呈增加态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市历史文化品位。
一株株古树,枝叶繁茂,形态万千,或遮天蔽日,或独木成林,历尽百年沧桑,堪称一个地方发展的历史见证,更让一些游子为之梦牵魂绕。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有摸得着古树,方能记得住乡愁。为此,我市还加大了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保护古树名木意识,通过新闻媒体、摄影比赛、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展示古树名木的古朴风采、人文轶事、文化传说、优美景观和科学研究价值,既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又增加全社会对重视和支持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认同感,也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今年五一将试运营 国内外品牌商家到太平街觅商机
下一篇:强化工作重点 聚焦党建主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