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让大临深概念拥抱河源
微信公众号“河源发布”的编辑发现,只要是涉及赣深高铁的话题,哪怕是再小的进展,都会获得过万的点击率。最新一次是4 月26 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了赣深高铁广东段的地质勘察监理招标公告,首次披露了具体设站的路线走向,河源境内将设4 站。其中,河源市民最关注的河源东站设在江东新区迎客大道附近。
在专业人士看来,招标公告表明赣深高铁完成了项目初测,地质勘察意味着进入设计定测,下一步的成果将是施工图。公开信息显示,赣深高铁已被广东省政府列为2016 年的项目动工计划,有望今年开建,而建成通车时间将在2020年前后。
虽然还处在规划设计阶段,但赣深高铁的冲击波已经产生。“25 万,深圳一张床,河源一套房。”这两天的深圳地产圈里,一个来自河源的旅游地产项目把营销做得风生水起。耐人寻味的是,“河源”在房地产表述里属于一个新词汇:大临深片区。传统的临深概念,是指与深圳接壤的东莞和惠州,而赣深高铁的出现,则让大临深概念拥抱河源。
时速350 公里的高铁,直接将河源和深圳的距离缩小到半小时左右,这也使深河合作城市功能互补有了基础。五一小长假刚过,深圳市住建局局长杨胜军来访河源时就提出可以借鉴香港,打造深河 “优质生活圈”,目标就是“在深圳工作,在河源居住”。
赣深高铁改变的不仅是生活和产业,而且也在自发形成新的发展轴带。深圳市委党校申勇教授接受采访时提出,深圳“东进”将加快打通东北向发展通道,依托赣深高铁大动脉,将形成深河发展轴带。根据他的研究,广深港发展轴的存在,是深圳西强东弱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历史悠久的广九铁路在这中间起着明显的支撑作用。放眼深圳的“东进”,沿海的厦深铁路和北上的赣深高铁无疑就是发展轴,如同张开的双臂,拥抱更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商报》《河源日报》联合采访组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