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两市晚报将联手构建对口帮扶民间话语体系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近年来,随着河源融入深莞惠(3+2)新兴都市圈进程加快,河源人越来越关注100 多公里以外的深圳人、深圳事。15 日,河源晚报社长、总编辑刘石妹率队到深圳晚报社学习考察,就两地晚报如何在开展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工作宣传报道上加强合作进行座谈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应该以人和事为突破口积极宣传深圳对口帮扶河源过程及成效,突出晚报特色,联手构建民间话语体系。
考察活动中,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介绍了深圳晚报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据了解,在传统纸媒下行趋势明显的环境下,深圳晚报社依靠全媒体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拓展和头版广告作为突破口,经济收入实现了逆势上扬。
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三年实现脱贫奔康”背景下,两地晚报该如何携手合作,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大家一致认为,两地晚报要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围绕对口帮扶这一核心开展系列活动、策划报道及相关评选等合作,通过互相报道对方城市的人物和故事,联手构建两市对口帮扶的民间话语体系。对河源读者来说,可以在《河源晚报》上看到更多深圳人、深圳事的报道。
据了解,两家晚报接下来将把报道的着力点放在讲好对口帮扶故事、宣传“深圳东进、河源南融”人与事、组织“文化寻根问祖”采访等内容上,实现两家媒体互相报道的常态化。同时,开设专栏加强旅游宣传报道,大力推广河源的绿色生态、客家人文、美食休闲等,吸引更多深圳人周末到河源休假,实现共赢;借助深圳晚报强大的电商平台,帮助河源更多本地农副产品进入深圳市场。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