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参演花会节目排练中 打造高质量有特色节目

 

小演员们在排练少儿群舞《弟弟妹妹要来了》。陈仕平 摄

随着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的脚步临近,各项准备工作都进入了倒计时,作为花会最主要看点的节目表演也在热火朝天地准备中。据悉,本届花会共有来自全省22 支代表队参演的 95 个原创节目,分别展示各地的文化特色,其中我市有7 个节目入选。另外,主办方还邀请了河源市博爱学校、惠州市特殊学校等特殊儿童群体,分别表演《小草》、《客家妹子爱唱歌》等优秀节目。目前,这些节目准备得如何?昨日,记者到我市部分节目排练场地进行探访,了解节目准备情况。

每个细节均严格要求

作为参加开幕式的表演之一,由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的小朋友们表演的少儿群舞《看电影》正在紧张地排练中。“表情再大一点”“手抬高一点”“眼神要有光”……记者在学校的排练现场看到,孩子们手拿电影票、爆米花桶、3D 眼镜等道具,在临时舞台上一遍遍认真地练习着,旁边的指导老师也一遍遍耐心地纠正每一个人的动作,连手的摆放位置这些小细节都严格要求。虽然孩子们的脸上都是汗水,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11 岁的杨瑷宁是节目里16 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上五年级的她课业已经比较紧张,因为节目要经常练习,刚开始时还遭到了妈妈的反对。后来,妈妈看到杨瑷宁下课后找老师补课,成绩也并没有因为练习舞蹈而落下后才没有再反对。杨瑷宁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到学校来练习,不仅可以交到许多好朋友,参加花会还能锻炼自己。

坚持高强度排练

作为为数不多的幼儿舞蹈节目,金摇篮国学幼儿园幼儿群舞节目《如此呼吸》也是从早排练到晚。节目指导老师之一的谢老师告诉记者,节目从4 月份就开始准备,现在已经练习了3 个多月,为了更好地展现节目,从暑假开始,孩子们每天都是从早上8 点半练到11 点半,下午2 点半又开始排练到5 点。

因为表演节目的小朋友们只有6 岁,有几个小朋友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排练而退出,但是坚持下来的小朋友都很认真,除了感冒发烧需请假休息外,其余时间基本没人请假。看着小朋友们即使累了也保持着的笑脸,谢老师不禁感动起来:“她们都很听话,每次做错动作一遍遍教她们都学得很认真,希望比赛能有个好成绩。”

体现客家文化特色

由龙川县文化馆和高姿舞蹈艺术中心组织的歌伴舞节目《月光光》,是我市唯一一个用客家山歌曲调来演唱的节目。具有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色。节目指导老师钟国林告诉记者,由于花会举办时间正值暑假,不少参演的小朋友都安排了暑假出行,导致无法参加排练,而会唱山歌适合表演的小朋友也不多,最后表演人数只能从16 人减到15 人,还找了2 个小朋友替换,并重新学习节目才得以圆满解决。

另外,由市文化馆组织的情景吟诵节目《客家家训——三字经》也是非常有河源客家特色的节目。家训文化是 “客家古邑之魂”,将家训文化融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家训文化的传承至为关键。节目通过吟诵把家训文化融入到表演中,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家训文化传承下去。

老师正在指导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德爱学校的小朋友们排练节目《看电影》。谢素婵 摄

相关链接:

河源节目一览

开幕式

★情景吟诵:

《客家家训——三字经》

简介:河源作为一个拥有2000 多年文明史的客家古邑,全市现有的840 个姓氏中,相当部分姓氏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祖训家规,其核心为“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俭、和、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节目通过孩子们的吟诵来展现客家家训。

★少儿群舞:《看电影》

简介:在影院看电影时总有大声喧哗、乱扔东西等现象,节目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展现来提醒人们要文明观影,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童年,更别让陋习陪伴你我度过最美的人生,让我们的社会发出文明的火花。

舞蹈专场一

★少儿群舞:《蹲蹲吱吱》

简介:舞蹈以东源县上莞镇客家民间童谣为主线,汲取客家儿童在田间地头、房前屋下的游戏为创作灵感,结合了客家儿童舞蹈的独特动律,呈现出客家儿童无忧无虑、积极乐观的美好童年。

★幼儿群舞:《如此呼吸》

简介:在空气污染越发严重的今天,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节目通过动物们对地球污染的担忧,把一朵朵的白云和清新空气洒向了大地,用舞蹈体现保护环境的主题。

★少儿群舞:《小草》
简介:节目由市博爱学校的聋哑学生进行表演,呼吁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小草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模范,然而雾霾的来袭,给它们带来了生存的危机,它们期待一场春雨,让它们再次昂头挺胸从地底下钻出来。

舞蹈专场二

★少儿群舞:《弟弟妹妹要来了》

简介:中国全面进入真正的“二孩时代 “,作为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面对即将到来的家庭新成员,万千思绪萦绕于心。该舞蹈通过卡通的手法,展现了孩子们对待家庭新成员从忧虑到欢喜的思想变化,节目脉络清晰,编导手法新颖,让人们在明快的节奏中引发对二孩时代的思考。

综合专场一

★歌伴舞:《月光光》

简介:在客家地区流传一种童谣山歌,由于受到各地生活环境的影响,毎个地区《月光光》的歌词可能有所区别。节目将《月光光》重新编排,用客家山歌的曲调来演唱,而且主演人员从小喜欢客家唱腔,适合演唱这首曲调。

综合专场二

★表演唱:《我是小小少年郎》
简介:16 名“少年郎”把一群从小立志、长大为国争光的小小少年郎的思想欢快、自由地用说、唱、跳的表演手法表现出来。除表现一群小小少年郎从小爱党爱国爱家乡,矢志报国的思想外,还巧妙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镶嵌里面,使整首歌曲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相关热词搜索:有特色 高质量 节目


上一篇:河源第六届廉洁读书月活动 正在向广大读者征稿
下一篇:市政协召开 “三纪”教育学习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