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我市节目获得两金两银三铜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昨晚,广东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颁奖晚会在桃花水母大剧院举行。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和评委会的认真评审,最终评出金奖22个,银奖31个,铜奖39个。其中,我市在本届花会中有2 个节目获得金奖,2个节目获得银奖,3个节目获得铜奖。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9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兵娃娃》等3个节目获得特别展演奖,河源市委、市政府获得特别贡献奖,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等25个机构被评为2016-2018年度“广东省少儿艺术培训示范基地”。

据悉,本届花会自开幕以来,全省22支代表队 1500名演职人员共聚客家古邑,共同交流艺术成果,互相分享童年欢乐。他们用特色鲜明、生动活泼,融童心、童真、童趣于一体的精彩表演,展现了我省少儿艺术的最高水平,也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颁奖晚会后,组委会还精心挑选了《弟弟妹妹要来了》等11个优秀节目进行展演,孩子们用充满童趣却不失专业的表演,为本届花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张宇航、省妇联巡视员徐春莲、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市领导龚佐林、胡海广、吴善平、欧阳培强、朱蔚蔚、黄晨光等出席晚会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评说花会:

推动少儿艺术水平更上新台阶

昨日,组委会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每个类别在少儿艺术领域具有较高成就和影响的国家级和省级专家,从专业角度对所有参赛节目进行点评,充分发挥以赛促创,以评促创的活动机制作用,推动我省少儿艺术水平更上新台阶。

田培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

中国少儿舞蹈最高水平在广东

广东省的少儿舞蹈一直非常注重创新,推崇节目的原创性,使得广东省的少儿舞蹈称得上是全国领先,而这一次少儿艺术花会上的众多优秀舞蹈节目,基本上也是全国最好的节目了。

本届花会上,不少舞蹈节目让人印象深刻,这些节目要么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细节,通过身体去表现,要么能够准确拿捏选材和主题,用“ 小题大做”的方式把一个点表现到极致,从而让人感动。另外,本届花会中的舞美、服装、道具等综合元素普遍也把握得很到位。

河源有非常淳朴的风土人情,这里的淳朴也反映到了孩子们的表演中。本届花会上河源的几个舞蹈节目水平都相当高,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把河源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融合在节目中。

茅慧(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

少儿舞蹈要去成人化

好的少儿舞蹈不仅好看,还能净化成年人的心灵,让成年人回归童年,从节目中获取一丝无所顾忌的幼稚。所以,少儿舞蹈中不应出现舞蹈技巧的泛滥,创作不能有套路,更不要把本属于少儿的东西认为拔高到成人状态。

从题材上来说,本届花会的舞蹈节目普遍立足本土、珍视传统,用舞蹈的形式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正是有了这样的选材,这些舞蹈节目在第一步就获得了成功。如果这些节目还要进一步提升,那就要在根本上去成人化,编导们要尽量站在少儿的情感立场去表达情感,而不要把成年人的想法硬加到孩子身上。

栾凯(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作曲教研室主任):

用时代语言讲孩子故事

本届花会的音乐类节目形式多样,表演水平高,特别是表演唱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少儿的音乐作品就要用时代的语言去讲述孩子们的故事,从旋律、歌词到编排都要有时代的特点,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亮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孩子对音乐更感兴趣,让音乐作品更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这样才能让广东的优秀少儿音乐作品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刘长安(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少儿表演不要过分强调专业

我们要庆幸有少儿艺术花会这样一个舞台,让我们有机会来展示少儿艺术,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对于孩子们的表
演,不能过分强调专业性,而是要通过花会这些活动,来加强他们对音乐、表演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老师们在挑选、编排作品参演花会的时候,也要给孩子们留一些“余地”。

花絮

志愿者大受欢迎

昨日,一些完成了表演的孩子们结束了它们短暂的河源之旅,陆续返回各自的城市。临别前,许多孩子拉着几乎全程贴身服务他们的志愿者,童言无忌地说“哥哥姐姐跟我一起回家吧”。原来,孩子们最舍不得的,是这群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为确保花会的圆满成功,我市此次组织了超过300 人的庞大志愿者团队,分别驻扎在各个比赛场馆和演员驻地,从各个代表队来到河源的那一刻起,便无微不至地给予各项服务。帮忙拿行李、抬道具、安排吃饭住宿、联系交通工具等,花会比赛场上永远看不到志愿者,但在场下,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今年读大一的刘家怡是演员驻地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几天下来,因为说话太多,她的嗓子已经沙哑得厉害。她告诉记者,由于孩子们尚小,志愿者们要负责他们这几天所有的衣食起居,一天光打出的电话就有60多通。

除了日常的志愿活动,志愿者们经常还要面对很多突发状况。一天夜里12 点,佛山代表队的2 名孩子突发高烧,志愿者梁捷源接到带队老师打来的电话后,便立即起身去查看孩子的情况,并与带队老师一同将孩子送往医院。

金奖榜:
 

■本报记者  谢素婵  黄冉/文  陈仕平/图






上一篇:广东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进入第三天角逐
下一篇:烈士申报审核须经 多部门“共同会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