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协第31届年会今启动 百名社长总编进郑州采风

郑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
现代的郑州在铁路枢纽形成、河南省会迁建、改革开放等重大机遇带动下,快速发展壮大,从解放前的一个仅有十多万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辖六区五市一县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万人,市区常住人口600多万人,经济总量达到7315亿元,在35个大中城、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第15位、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942.9亿元,在35个大中城市、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第13位、第6位。
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汇处,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公路、电力、邮政电信重要枢纽城市,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经济中心,“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8亿,涵盖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以及山东、河北、安徽、山西四省12个省辖市。
近年来,郑州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机遇,顺应航空运输和互联网广泛应用条件下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发展趋势,按照“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围绕“枢纽+通道+口岸”,强力打造郑州枢纽功能和物流中心功能,抢占内陆地区对外开发的高地。
“十二五”时期,郑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2%,高于全国3.4%;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升至第4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升至第6位。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郑州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294个城市中位居第19位;统计部门数字显示,过去5年,郑州净流入人口185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7位。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小时高铁圈”覆盖全省十八个省辖市、人口达一个亿;“一个半小时高铁圈”可以覆盖中原城市群所有城市,总人口超过1.8亿,生产总值大体为6万亿。这个区域城镇密集,人口众多,经济腹地广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发展潜力巨大。
郑州是国家批复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新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功能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已启动实施,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服务外包城市、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作正在深入推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的实施,正在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将会更加凸显,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将会不断显现。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视察,勉励郑州加快建设“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物流枢纽,向“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河南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提出了郑州建设“国际商都”的重大战略构想。
进入“十三五”,分析郑州发展的阶段特征,郑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围绕“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对郑州3-5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谋划,确定了“以国际商都为统揽,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三大一中’为路径,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步伐,努力在河南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明确了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开放创新和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四大重点工作。
郑州坚持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开放,以航空港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为载体,以多式联运体系完善、口岸载体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巩固郑州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和“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地位,努力打造内陆城市对外开放高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同时,郑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坚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城市绿地体系和生态水系建设,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仰望璀璨的历史星河,商王朝三千年前在郑州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都城——“商城”。俯瞰广袤的中原大地,古老而又现代的郑州正在持续努力,加快向以国际商都、综合枢纽为特征,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辐射力、国内外整合力的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实现与周边城市群的高效衔接和互动发展,尽快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崛起的发展局面。
上一篇:《汤胜天山水画展》开展
下一篇:车辆超限超载 将实施“一超四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