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河源将推出改革 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这为我市工商系统加快建设服务型工商指明了方向。日前,市工商局局长胡克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四最四低”营商环境,助推河源加快融入深莞惠经济圈。
据悉,为打造“四最四低”的营商环境,本月中旬市工商局出台了《河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挥体制调整优势、推进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从“放管服”三个方面制定了45 条措施,从建设高效服务型机关、行政审批改革、监管方式转变、提升窗口服务等方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其中,10 月1 日起,我市将推出“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进一步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整合进来,减少企业办事环节;试行源城区、江东新区、市高新区有关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同城通办模式;推行“一门式”“一网式”登记模式,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让当事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办理营业执照。
为服务河源“南融”行动,市工商局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产业园区实行工商登记业务一体化,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经营场所等登记事项参照深圳改革服务标准执行。同时,缩短办事时限,凡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办证办照审批期限由规定的7 个工作日缩短为3 个工作日内办结,如能够做到即来即办的,当天予以办理完毕;企业设立注册、场所变更、股东变更等重大事项,凡其提交的书面材料经形式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即可受理,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
在推进工商体制和商事制度改革方面,胡克勤表示,将突出工商服务前移,实行权责清单管理,将工商行政职权事项由原来的 629 项调整为目前的468 项,依法进行职权调整;推进商事登记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登记制度改革,按照“非禁即入”精神,消除 “证”“照”关联,实现“证照分离”。另外,还将对企业名称登记、住所登记、企业注册资本缴付、中小企业冠省名条件、企业(前置)审批等方面,进一步放宽条件和限制,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上一篇:全面“营改增”后 村镇银行税负普降
下一篇:谁污染 谁破坏 谁付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