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做好“六水”文章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深圳东进,河源南融,“水”很重要。如何把学习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与我市水利改革发展以及当前水利工作结合起来,9 月6 日,市水务局局长古敏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做好“六水” 文章,即水安全建设、水景观规划、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恢复、水文化传承与水经济开发等,将借鉴“深莞惠”三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打造一批水生态示范精品工程,加快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以生态理念做好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尽快启动创建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据悉,今年我市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去年水利建设投入15 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我市计划投入增加5 个亿达到20 亿元,目前全市水利建设投入已超过12亿元。
对于河道来说,三分治理,七分管理。实施中小河流域整治仅一年,我市河道治理效果初现。各县区全面推行“防灾减灾、河畅岸固、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理念,将防洪保安与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等社会化功能的提升相结合,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相结合,还河流以本来的面貌,做到千河千景、自然生态、清洁美观,各县区至少打造了一条生态示范河流。古敏生说,目前各地正逐步出台河长制,加强对河道的管护工作,使治理后的中小河流做到“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管长效”。我市积极自筹和争取国家及省的相关政策,以解决河道管护经费不足的难题。从2015 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0 多万元与县镇村一道解决村水管员每人每月1000 元工资。从今年开始,水利部也安排了河道专门管护经费,按照每公里1 万元的标准拨付,仅这一项,我市有望获得1700多万元,可缓解我市河道管护经费不足的压力。
今年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较重,涉及71 宗工程项目,65.03 万农村人口,投资达2.64 亿元。对于目前市民关注的工程建设资金缺口难题,古敏生说,最近省水利厅与省农发行、国开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包括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内的水利项目进行融资支持,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鼓励采取PPP 等多种形式投资建设,以及发动乡贤捐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目前进展顺利,东源3 宗和连平2 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已开工,其他各县也在积极推进中。照这样看来,到2018 年完成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问题不大。
上一篇:B 类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员考证班开班
下一篇:深河两地进一步 加强商界交流互动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