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 2016 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引领河源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负责人均表示,一定会找准税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用好税收政策性工具,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
市国税局:
优化税制助企业“轻装上阵”
2016 年5 月1 日,河源与全国同步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改增范围扩大至所有行业。在全面打通企业抵扣链条后,多数行业纳税人税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根据预测,全面推行营改增后,仅今年就能为全国纳税人减轻税负5000亿元。税负降低,企业就能“轻装上阵”。河源市区一家酒店企业由于行业竞争激烈,经营压力巨大。“营改增”后,由于酒店企业更新设备、改善客房设施等都可以带来大量可抵扣进项税额,同时随着应交流转税的减少,企业按流转税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也有下降,因此酒店企业的税收负担大幅下降。据统计,全面营改增为该酒店企业在5 至7 月份累计减税达37 万余元,降幅为82%。
目前,全面营改增已在我市平稳落地,各试点行业实现了顺利申报,税制转换运行平稳,生活服务、高速公路和县以下农村商业银行等纳税人税负明显减轻。
近年来,中央和省先后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面对这些利好政策,市国税局始终坚持不折不扣落实、不收一分一毫过头税,贯彻落实好市委书记张文关于降成本、减负担的要求。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5.1 万余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到了3 万元以下(按季申报9 万元以下)免税政策,占所有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户数的94.24%,累计减免增值税税额6090 万元;另有1634 户纳税人享受到其他增值税优惠政策、实现免税销售额近20 亿元;全市667 户盈利的小微企业全部享受到企业所得税优惠,受惠面 100%。此外,一些企业还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
市国税局局长李保中表示,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市国税系统贯彻落实了市委市政府降成本、减负担的要求,积极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了河源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市地税局:
推动费率水平向珠三角“看齐”
今年,河源掀起了新一轮脱贫奔康、振兴发展的高潮。作为经济职能部门,市地税局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市地税局局长徐伟表示,今年初,河源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梳理出台了28 项减税降费和便民措施,并配合财政、人社、国税等部门提出了1 项降费措施,推动费率水平向珠三角地区“看齐”,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上半年,全市地税部门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3.1 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1 倍。而根据预测,2016 年全市地税部门将为纳税人减负约8.5 亿元,占全年地税税费收入总量的10%以上。
虽然费率水平降低了,但河源要脱贫奔康,毕竟要有财力支撑。今年,市地税局大力依法组织税费收入,全市地税系统在1 至 7 月份累计组织税费收入53.04 亿元,增收 1.62 亿元,确保了税费收入的正增长。市地税局通过与国税部门的联动,实现了征管数据信息交换共享,有效堵塞了征管漏洞。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市地税局通过落实中央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出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树立了河源创新发展的典范。今年,市地税局积极推进国地税深化合作事宜,在共建办税服务厅、共同开展风险管理、共同拓展银税互动等工作上不遗余力。同时,该局还全面实施了稽查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稽查执法力度明显加大。上半年,全市地税系统共稽查查补税费8500万余元。
本报记者 黄冉 通讯员 朱小文 贺艳君
上一篇:秋季动物集中免疫 我市投入疫苗一批
下一篇:统发人员每人每年6000元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