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喜迎党代会 | 创强让学校硬件建设提前了20年

“你看,这是建好不久的新教学楼。4 层高,有20 多间教室,还有专门的电脑室、多功能室、多媒体教室。这是我们的宿舍楼,村小上来的四年级学生基本上都住这里,宿舍里的太阳能热水器,全天候供应热水 ……”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校长陈舌月逐一向记者介绍学校新建或翻新的教学设施,言语中掩饰不住的自豪。2014 年以前,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只有一栋老旧的综合楼,老师办公、学生上课都在这里,大楼墙体斑驳脱落,教学设施也只有黑板和粉笔,简陋陈旧。而自启动“创强”工作以来,县、镇财政共投入两千多万元用于校舍建设和完善教学设施。如今,学校已建成4 栋现代化大楼,各种标准化多功能室一应俱全;足球场、篮球场、塑胶跑道、乒乓球室等场所及体育卫生器材、设备等配备齐全。 “‘ 创强’让学校硬件建设至少提前了20 年。”陈舌月由衷地感叹道。


新建学校市一中高中部。陈仕平 摄

和平县礼士镇中心小学只是在“创强” 中获益的数百所农村学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把教育“双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和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区>)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总抓手,通过多方筹资、强化督查、加强指导等方式,大力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工作。2015 年底,我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实现教育强县(区)、教育强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县区特殊教育学校、乡镇公办幼儿园“六个100%”覆盖,为我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奠定了基础。全市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根本改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其中,2012 年以来,我市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20 所,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483 所,覆盖率100%;2015 年,我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31%,较2012 年增加 11.98 个百分点;全市有公办幼儿园171 所,较2012 年增加91 所,使占比从20.25%提高到31.9%(省要求为30%);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所有乡镇全覆盖,规范化幼儿园达277 所,较2012 年增加146 所,占比从33.1%提高到51.68%。新建市博爱学校,和平县特殊学校、龙川县特殊学校、紫金县特殊学校、连平县特殊学校等5 所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了特殊教育学校县区全覆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还高度重视解决群众“上学难”问题,市区新建、扩建公园西小学、高莲小学、高新区实验学校、江东新区北大附属德爱国际学校、市一中高中部、新江路学校(小学部)、市一小、市二小(二期)、市二中、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等13 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市区、县城中小学校学位7 万多个(其中市区新增优质学位2.76 万个)。城区群众上学难、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自2014 年起,小学起始年级班额由原来的最少70 多、多则80 多降低至60 人以下;2016 年,市教育局要求市直学校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到 50人以内。

随着我市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从今年开始,全市教育事业工作的重点也将转入到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阶段。陈舌月告诉记者,河源教育事业近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从心底里涌起了一股自豪感。让他感到自豪的不仅在于办学硬件设施的改善,更在于对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欣慰。学校条件得到改善,留得住教师,每年都能招到新教师,教师队伍在不断充实,教学质量也有了保证。现在,陈舌月最大的心愿就是继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他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河源教育事业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心中的这份自豪感也将越来越强烈。

本报记者 邓宇珊



相关热词搜索:硬件 学校 强让


上一篇:市体育舞蹈协会换届
下一篇:市第七次党代会21日召开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