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利”终于有“身份证”
昨日一大早,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管护员罗进祥骑着摩托车赶往当地小型灌溉工程老牛陂去看了看。老牛陂巡查完后,他又到负责的小型灌溉工程沙潭陂和莲塘电灌站去看了看。整个行程比较顺利,他骑着摩托车花了个把钟头就全部巡查了一遍。“以前只听说村里山林有人管,没想到这‘小水利’如今也有人管了。” 今年60 周岁的罗进祥说。种地出身的他对“小水利”有着天然的感情,表示一定要把“小水利”管护好,如今每周至少要巡查一次。
记者昨日从源城区水务局了解到,源城区被列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市级试点区,率先在全市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发证工作。以老牛陂为例,该区为辖区内103 宗小型水利工程颁发权属证书,并对已完成调查的111 宗小型水利工程全部明确了管理单位,落实了管理责任,落实了维修养护和管理人员报酬。此举标志着源城区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源城区水务局相关人士表示,这对于已发证的103 宗小型水利工程而言,从此“头疼脑热儿”有人“心疼”,再也不会出现无人管的情况了。
据了解,这些小型水利工程修建时间多在1949 年,为当地农田灌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几十年来管理权不是很明确,而这次确权颁证基本扭转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不健全的局面。以位于埔前河段陂角村老牛陂为例,老牛陂陂身以浆砌石为主,建成年份为1949 年,最进一次改造维修是2006 年,其陂长52 米,陂高5 米,灌溉面积达700 亩,受益对象是邻村田心村、新联村、赤卫村等。这次确权发证后,“老牛陂”的“身份证”上显示,其所有权为埔前镇人民政府,使用权人、管理人皆是陂角村委会,有效期为10 年。
源城区水务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根据源城区实际情况,这次确权颁证的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1)型和小(2)型的小型水库、库容1 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固定电灌站、灌溉面积100 亩以上的陂头以及小型农田水利的干渠、喷灌及泵站和小型水电站等。该区还多渠道筹集了工程管理养护经费,建立了稳定的管护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源城区财政从一般公共预算、水利建设基金、水利规费收入、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安排小型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经费,同时支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和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源城区探索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绩效考核制度。在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承包责任期间,由区水务局会同各镇街道组织对水利工程管护工作进行管理考核,汛期不定期进行抽查,考核成绩记入管护员工作档案。对连续两次考核不达标的,一律解除聘任关系。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赟
上一篇:我市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下一篇:张文、彭建文等市领导与离退休老干部齐聚一堂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