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433个村居均已获得“特别法人”身份
村级组织有“身份证”了!
我市1433个村居均已获得“特别法人”身份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从年前开始,市民政 局陆续向全市1251 个村182 个社区发放基 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 代码证书,这意味着,我市基层群众性自治 组织正式获得特别法人“身份证”。日前,记 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赋码工 作已全面完成,所有村居组织特别法人证书 均已发放完毕。
没有“身份证”,寸步难行
去年我市新成立了3 个社区,江东新区 的东环学府社区就是其中一个,管辖范围包 括大学城学府花园、理工学校、河职院、碧桂 园·东江凤凰城等。一个新的社区百业待 兴,东环学府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杨凉感 觉自己责任重大,他有很多事情要干。但 “出师未捷身先死”,令杨凉没想到的是,自 己就连买件东西都困难重重,更别说正常运 转居委会工作了。
“没有机构代码证,我们办理证件要到 上一级单位城东街道办去办理。之前去购 买办公物品,因为没有机构代码证号,他们 都不给我开发票;还有一些建设项目的审 批,都不给我办;我们直接去银行开设银行 账号,银行要我们提供证件,不然就不给我 们开设居委会账户。”因为社区没有“身份 证”,杨凉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可 以说是寸步难行。
今年2 月11 日,杨凉感到心情很舒畅, 他从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局长贺超雄的手 中接过了社区居委会的特别法人“ 身份 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 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这也是江东新区颁 发的首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 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杨凉高兴地说:“现在有了这个证,我 们买东西,还有办其它什么事,都不会受 到阻滞了,给我们的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 便利。”
1433个村居均获“身份证”
据市民政局局长王爱平介绍,根据国务 院和民政部有关工作通知,我市自去年8 月 份开展村(居)委会信息采集工作,12 月底全 面完成信息比对等基础工作,并于2018 年1 月份开始开展赋予村(居)委会基层群众性 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 作。当前,我市包括1251 个村、182 个社区均 已完成了该项赋码工作。
为什么村居组织需要特别法人“身份 证”?王爱平打了个比喻:“这个特别法人证 书就相当于个人的身份证、企业的营业执照 一样,如果没有,就无法正常生活、正常开展 工作。”
据悉,自2016 年开始,应国家质检总局 要求,各地质检部门不再向机关、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机构发放 和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也就是说,村 委会、居委会不能再从各地质检部门获得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由于法律长期没有 明确村(居)民委员会的法人主体地位, 无法为村(居)民委员会赋予统一社会信 用代码,影响了村(居)民委员会开展与职 责相关的民事活动,制约了城乡社区自治 和服务功能的发挥。为解决这个问题, 2017 年10 月1 日起正式施行的《民法总 则》明确了村(居)委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 治组织特别法人资格,为解决代码问题提 供了法律依据。
王爱平表示,村(居)委会获得了特别 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将进一步提高城 乡社区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有利于加强村(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提高 村(居)委会服务能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 社区治理水平,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一篇: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3日开幕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