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服务让项目快速落地 “河源办事效率高”
打造“四最四低”营商环境
日前,位于源城区埔前镇近万平方米的“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正式开放,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生产的波士顿奶油生菜、紫叶生菜、菠菜、空心菜等首批18 种蔬菜正在健康生长,绿色无污染、无农药、无重金属种植的农业新品即将送上深圳等地居民的餐桌。
“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是春沐源集团在我市投资打造的项目之一。对企业无微不至“保姆式”的服务和一系列普惠性招商引资政策,让项目从落地到建成开放,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使得春沐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德英直赞“河源办事效率很高!”
“保姆式”服务促项目快速落地
“春沐源”集团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结出的硕果之一。“春沐源”项目总投资50 亿元,是集蔬菜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旅游休闲观光多业态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对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而“春沐源”项目之所以落户我市,郭德英表示,除了发展理念与我市相符,也是因为我市优质的招商引资环境。
据郭德英介绍,去年3 月的一次偶然机会,他跟随深圳部分企业家们来到河源考察,在看到河源的青山绿水后,这位曾经通讯业的“大佬”有了回归田园、发展生态农业的念头。这个想法与河源的发展不谋而合。知道郭德英有在河源发展农业的意愿后,源城区有关负责人马上主动与其对接,了解企业所思所想,不仅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相关的政策优惠,还安排专人全程跟踪项目选址、用地、环评、审批等方面工作,缩短办理时限,解决企业难题,提升工作效率。“保姆式”全程服务让项目成功落地河源并迅速动工建设。目前,该项目的智慧农业示范区已经建成,而春沐源集团计划投资约200 亿元打造的岭南生态小镇项目更是被列为今年的省重点建设项目。
“河源人都很热情,对企业的服务更是无微不至,办事效率很高,是投资发展的福地。”郭德英在日前召开深圳、河源企业座谈会上,还积极向其他深圳企业推荐河源的优质招商引资环境,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到河源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树立科学招商引资理念
近年来,我市潜心“筑巢引凤”,不断强基础、优环境,狠抓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已有1041 个项目落户我市各个产业园。近期,我市更是着力打造“四最四低”的营商环境,努力建成全省的“政策洼地”、“环境高地”,使其成为招商引资的“磁铁”。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是我市打造 “四最四低”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的招商引资政策,通过政策的支撑,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激励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到我市安家落户。《关于 “三个50”工程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意见》《关于推动河源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就是河源采取“一事一议”“一业一策” 的办法,在用地上、融资上、税费上、服务上做到最优惠,让企业在河源享受到最大化的政策红利。
招商引资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盲目引进。我市是生态保护区,对招商引资的门槛比一般城市要高,像“春沐源”这样与城市发展相符的优质项目可遇不可求。因此,我市提出要树立科学的招商引资理念,重点围绕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开展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要禁止引进有环境污染的企业,禁止引进和新建落后生产能力,慎重引进不能提供就业岗位、难以形成税收效益的项目。
奖励政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渐浓厚,除了“春沐源”这样的生态农业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也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南融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日前,我市印发了《河源市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45 条政策措施鼓励我市科技创新发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针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少、科技研发投入低的现状,《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对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50 万元的支持,对入选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前两年给予每年10 万元的支持;对市外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落户我市并经重新登记备案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个企业给予一次性50-200 万元的支持等。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发挥桥梁作用,经审核确认引进市外高新技术企业的机构或个人,项目动工后,每引进一家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激励。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措施》提出要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对两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具有正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企业聘请的专业人才等,可申领“河源绿卡”,凭卡可优先享受行政审批、金融、教育、医疗、住房、户籍和居留等方面的便捷、贴心服务。
本报记者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