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抓问题 攻坚克难补短板
7 月份,我市将迎来中央文明委的“大考”。随着时间节点日益临近,创文工作已到了最关键、最重要、最紧迫的时刻。我市在短短的两个月左右如何“背水一战”,确保高分通过测评?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抓住有限时间,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突出抓问题,集中力量补短板,能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以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中央文明委的测评考核。
形势 城市竞争激烈
根据中央文明办印发的相关通报,今年全国有98 个地级城市参与评选全国文明城市,其中我省有5 个提名城市。参与城市数量多,让我市的创建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从测评情况看,2015、2016 年度,我市的测评成绩排名靠后,且有下滑危险。从我市自身实际看,既有硬件设施欠账多的问题,也有软环境不够优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干部作风不够实、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市民文明素质有待加强等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中央、省先后召开了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创建工作加温推进会,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问题 短板亟须补齐
从去年的测评情况来看,我市的创建工作不容乐观,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整改任务繁重。比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个别道路路面损坏严重、坑洼不平、有积水,公共场所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座椅、雕塑等公共设施损毁较严重,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还不够高,消防设施、无障碍设施还不完善,损坏较多,沿途撒落垃圾现象时有发生。
市容环境“脏乱差”比较突出,城市出入口、“城中村”、背街小巷、老旧居民小区等部位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集贸市场管理不到位,也导致了部分门店门前、市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违章搭建、乱张贴、乱涂写、建筑垃圾乱堆放现象比较普遍。上述现象也说明,我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市民的文明素养也需要提升,乱停乱放、乱丢乱吐、乱涂乱画、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车窗抛物、禁烟区吸烟、公共场所座椅躺卧、不文明礼让、不文明旅游、不文明经营等不良行为习惯仍然存在。
重点 缺什么补什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承载着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和愿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因此,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集中攻坚,补齐短板。
据了解,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内容有3 大板块、12 个测评项目、共 474 项任务,以及单列的测评项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而测评方法除了网上申报、问卷调查外,中央文明委将派出测评组以暗访方式进行实地考察,而且考察点一般只选择创文薄弱环节,如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社区、交通秩序等暗访。
为了提高创建工作的针对性,让各级各部门明确掌握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内容和测评方法,市创文办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印发了《河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把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并在 3 月下发了任务表。据此,会议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吃透测评标准,逐一对照研究,明确自己的任务职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一项一项分析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创文工作任务优质高效完成。
会议特别强调,各责任单位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完成时限、质量要求、保障措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文任务。同时,各责任单位还要认真细致做好创文材料的网上申报,严阵以待做好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现场准备。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