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率先振兴必须打好打赢“两大战役”—— 四论奋力推动河源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阐述、提出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之后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鼓舞人心的战略部署,是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
努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走在前列,是广东的奋斗目标。对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一直是最突出问题的广东来说,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构建全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河源作为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之一、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要为广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必须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产业发展大会战“两大战役”。这“两大战役”,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战役,事关河源发展全局,事关当前和长远,事关百姓福祉。能否打好打赢“两大战役”,将直接决定河源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的奋斗目标。
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指出,实现率先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前提。习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底线任务”“庄严承诺”,习总书记的话字字千钧,深刻阐明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指明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刚性任务。河源实现率先振兴,必然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的振兴。没有全面小康,就谈不上振兴,更谈不上率先振兴。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刻认识到打好打赢这场战役是我们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不折不扣兑现“军令状”。按照“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要求,现在,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关键一程,我们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精准脱贫工作放在“三农”工作全局中谋划,抓实精准扶贫各项措施,统筹推进贫困村与新农村建设,发挥对口帮扶制度优势和灯塔盆地示范引领作用,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确保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实现率先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城无产不兴”,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的发展和繁荣,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同时,产业发展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带动,扶贫便没有坚实基础,脱贫攻坚也就难以实现突破。欠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滞后,根本原因在于产业落后、发展水平低。省党代会指出,要深化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共建,必须把握好推进产业共建的窗口期,把粤东西北地区打造成为珠三角产业拓展首选地和先进生产力延伸区。奋力实现全面小康、走向率先振兴的河源,必须聚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大产业共建力度,打赢产业发展大会战,打牢产业基础。要强化园区统筹发展,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加强对招商工作的领导,围绕形成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各园区500亿特色产业集聚区,推动构建布局合理、集群集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珠三角总部+河源基地”“珠三角研发+河源生产”“珠三角创新+河源产业化”等产业合作模式,推动形成与珠三角产业相同水平、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市、县区要与深圳帮扶方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和共同招商项目库,强化与珠三角城市经济部门的紧密对接,掌握珠三角企业扩张发展动向,实现“转移-承接”无缝对接。推进产业共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是决定因素。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日常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降低成本的“除法”,对标先进地区、对准问题根源,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高端产业延伸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都市农业发展核心区和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区。
鼙鼓催征,百舸逐浪。率先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产业发展大会战“两大战役”的指挥员、战斗员,肩负着崇高使命和艰巨任务,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和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产业发展大会战,奋力推动河源在粤东西北率先振兴,为广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河源日报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