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奏一曲高山流水韵——市老干部( 老年 ) 大学学员陈冬莲
学跳舞、学唱歌、学柔力球……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这些都是去老年大 学的首选课程。不过,学古筝,就要学乐理知识、背曲子、手指要灵活协调、指 法要熟悉等,这些要求对于老年人来说难度有点大。
然而,对于在市老干部(老年)大学学古筝的陈冬莲来说,当自己学会一个 新的指法技巧,会弹奏一首新筝曲时,一切所谓的难度都被满满的喜悦与成就 感取代。
一静一动两相宜
从学校到企业,陈冬莲退休前的 生活一直充满了工作的压力。2010 年,陈阿姨退休,退休后去老干部(老 年)大学报了健身班与古筝班。用 她的话来说,健身班学腰鼓、柔力 球、太极拳等是“ 动”,用来锻炼身 体;学古筝是“静”,可以陶冶性情, 让心情愉悦。
古筝的古朴雅韵,清耳悦心,光是 听着就让人心情愉悦。“以前就很喜欢 听古筝,但直到退休后才有机会去 学。初时,刚学会弹练习曲都很开心 很有成就感。”陈阿姨说。然而,学古 筝并不是那么容易。健身班的腰鼓、 柔力球等项目对老年人来说,关键是 要求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要好。而 学古筝,乐理知识、勾、托、抹、打等指 法要熟练、曲子要背熟、左右手要协调 灵活等,这些要求对老年人来说都有 一定的难度。
“弹古筝对坐姿很有讲究,刚开始 坐久了腰酸背痛;看乐谱要戴老花眼 镜,戴久了会头晕;还要背曲子,但是 记忆力哪里比得上年轻的时候呢。” 陈阿姨谈及学古筝时的难度说道。 对于指法,陈阿姨说起来也是颇有心 得,弹古筝,主旋律的拨奏主要靠大 指来负担,右手指法之大指拨弦用大 关节,大指用大关节拨弦容易保持斜 下方的触弦角度,这种角度,发音结 实、音色较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勤奋是收 获的基础。陈阿姨说,学古筝关键 是要多练,她一有空就在家练习,把 老师布置的作业弹多几次,学过的 练习曲也反复弹奏,练出手指的灵 活性,练到记住曲子。在学校,第一 个学期主要学指法,第二学期及第 三学期(现在)多以练习曲及曲子为 主。现在,60 岁的陈阿姨,已会弹 《平湖秋月》《妈妈的吻》等曲目。 “最开心的莫过于学会新曲,在家弹 给家人听了。”
看来,复杂的乐器也难不倒老年 人,只要她们有这颗心。
自信优雅地变老
在市老干部(老年)大学,记者看到 的是一群非常有活力的老年人,不管是 跳舞、唱歌还是学习乐器的,他们的求知 欲、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人敬佩。如 陈阿姨反复说的:老年人要健康、自信、 优雅快乐地过每一天,尽量不要给社会 给家人添麻烦,还要活到老学到老。
的确,如音乐。音乐对大部分人 来说不是一种生存技能,音乐是陶冶 性情的,传统音乐有一种让人平静下 来的力量,能让人保持平和、宁静的心 态。这对老年人都是有好处的。
“对我来说,退休后安排好家务, 锻炼好身体,才能让孩子安心工作。 而且,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只能一件件 的来。”今年,陈阿姨因家事暂停了健 身班的课程,不过,每周还需去学校上 2 个上午的课程。闲暇时,陈阿姨也去 公园跳广场舞、参加各项赛事、下乡或 去敬老院表演慰问孤寡老人等,日子 也是忙中带着乐趣。
陈阿姨的老伴退休后,经过陈阿姨 的“劝说”,也去老干部(老年)大学报了 课程,而且,课程也如陈阿姨“一静一动” 的组合,真是健身与陶冶性情两不误。 同样,陈阿姨小区的不少老年人,看到陈 阿姨退休后依然精彩、有趣的生活,纷纷 报名老干部(老年)大学的相关课程。
晚上,忙完家务的陈阿姨会与老 伴去散步,又或者,把新学会的曲目在 家中弹给家人听。这就是陈阿姨沐浴 晚霞时的生活,仿若一曲“指滑音柔万 种情”的筝曲。
本报记者 戴昉
上一篇:向孙穗芳博士 要回一尊孙中山铜像
下一篇:雨的书法之旅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