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山水文城探路美丽中国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这里,原始森林绵延不断, 森林覆盖率高达71.7%,负氧 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最高达 12.1 万,是世界卫生组织“空气 清新”标准的121 倍。
这里,一江一湖碧波万顷, 风景如画,主要流域水体质量 列浙江省八大水系之首,一江 清流养育着500 万人口。
在繁华的沿海开放城市温 州,与闹市区车程一二小时的 空间,还镶嵌着这么一颗“生态 明珠”——文成。
文成,宋时,被《太平寰宇 记》誉为“天下第六福地”;今 日,中国生态学会推崇为“生态 的王国”。
在这个旅游资源非常丰 富,单体旅游景点就有300 多 个,还有8 个3A 和4A 级景区 的“生态的王国”,活跃着40 余 万“生态公民”,他们坚定地奋 进在“两山”之路,“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已深深扎根在他 们的心田。
曾经生态“高消费”终于遇到“好道理”
沿着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飞云 江一路蜿蜒而上,走上珊溪水库大 坝,视野突然开阔,一望无际的绿 水,碧玉般地被群山怀抱着,这里是 浙南500万人口的水源地。
“守护这个‘大水缸’太难了! 当时,珊溪水库周边的一些乡镇,是 浙南闽北生猪养殖基地。其中,以 黄坦镇最为集中,几乎家家户户都 养猪。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水排放给 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最严重的 黄坦河成了劣V 类水,直接导致珊溪 水库水质指标急剧下降。”文成县黄 坦镇镇长兰大潘说,不少群众是在过 度“消费”生态或对生态“高消费”。 但由于生猪养殖是当地百姓主要收 入来源,且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 链,所以控制养猪的工作很难做。
百丈漈镇西段村村民刘跃中回 忆说:“当时,大家靠养猪致富,一家 人一年往往能赚10 来万元。不养 猪,我们吃什么?我们也讲道理,但 道理最好能当饭吃。”
让刘跃中等文成群众没想到的 是,能带来幸福生活的“好道理”很 快就来了。2003 年12 月12 日至15 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温 州文成等4 个县考察,他深入企业、 农家、效益农业基地,了解民情民 意。12 月15 日下午,习书记在文成 主持召开温州及文成等4 个县工作 汇报会。习书记指出,要按照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强生 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 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 循环经济。希望在欠发达地区的发 展上,温州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创 造新鲜的经验。
习书记的科学论断和要求,振 聋发聩,拨云见日,坚定了文成生态 立县的战略定力,为文成人民走上生 态之路点亮了方向。文成县委县政 府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贯彻落实习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环境保护,加 快生态县建设步伐,编制完成并全面 实施《文成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发展 特色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把 旅游业作为文成发展的支柱产业来 培育;加快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注重内外结合,借力发展文成。
不到两年,习书记进一步提出并 系统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文成干部群众更是铆足劲儿走 “两山”之路,文成农民在当地党委政 府的指导下,纷纷转产开发绿色农产 品。文成南田的高山蔬菜、二源的绿 色稻米、巨屿的早白芋、黄坦的西瓜 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的客商前来购 销,供不应求。2005 年,仰山的杨梅 每公斤就卖到了20余元、龙川的绿色 生姜每公斤甚至达到30 元的天价。 文成农民高兴地说,习书记送来的是 带来“金饭碗”的“好道理”。
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文成 还忍痛砸掉浙南闽北生猪养殖基地 的“金招牌”,全县生猪养殖当量已从 最多时的近20 万头削减到8000 头。 文成农民面对着生态考题,作出了 “生态公民”应有的回答。文成县当 时最大的养殖户张小新,经营的新伟 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拥有3万头猪,年 产值达5000 万元。他说:“养猪污染 确实存在,当时干部们刚来劝说我的 时候,我真的很矛盾。后来干部们给 我讲‘两山理论’,我也想通了,觉得 长痛不如短痛,总能找到出路。”
从2003 年起,文成县还每年拿 出几乎一半的财政收入,用于生态 环境整治保护,先后拿下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 长寿之乡、国家生态县等称号。
文成县长章寿禹说,走上“两 山”之路后,文成各项工作开展得有 声有色,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环 境清丽优美,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 强,坚定不移地沿着习总书记指引 的路子走下去,成了文成干部群众 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从生态改善中得到实惠的文成 人,也不断增强生态意识,积极参与 生态文成建设,人人争做“生态公 民”“生态守护者”。文成县大峃镇 村民赵黎明自豪地说:“现在,只要 在镇上看到有烟囱竖起来往外乱冒 烟,或者有人向江里排放污水,马上 就会有群众向环保部门举报。”
在一时的“金山银山”面前,文成 干部群众也越来越有“免疫力”。文 成县对于引进工业企业有着严格的 标准,只要是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 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三类工业企 业,哪怕能带来再多的税收,也一律 不得引进。据文成县招商局统计,文 成县这些年已累计拒绝环保不达标 的200多家工厂约200亿元总投资。
政府创新发展平台迎来经济好生态
走进文成县黄坦镇富岙村的仙 人居生态休闲农庄,游人如织,这里 种植着近百亩的马鞭草和向日葵, 绽放时一边是粉紫海洋,一边是金 黄世界,让人仿佛进入了童话世 界。游累了还可尝尝农家菜、住住 小木屋、摘摘生态农产品。
人们不曾想到,几年前,这里还 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养猪场。仙人居 农庄老板赵汉达说,自己曾是黄坦 镇养猪大户,并开办了饲料厂。在 文成县委县政府引导、帮助下,他转 型“卖风景”了。
如今,赵汉达的仙人居农庄年 营业额已达700多万元,而且还带动 了村民致富,村民不仅可以参股农 庄,还可以到农庄工作。
“现在就算再叫我去养猪,我也 不想养了。”坐在自家干净整洁的农 庄大厅里,看着窗外的绿水青山,赵 汉达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南田镇武阳村66岁的村民朱际 有则大做“花样文章”。他一看到游 客就热情吆喝“:这是可以吃的菊花, 可以炒做菜,也可以泡成茶。”他的边 上放着几箩筐刚采摘的菊花。
朱际有原先主要种稻,今年尝 试改种菊花。这个改变源于南田镇 政府创新服务机制推出的一次搭台 对接,今年年初,南田镇政府帮助流 转土地承包给朱际有等村民种植菊 花,并引进了文成电商协会包销售, 结果菊花卖了两次:盛开时“卖风 景”,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销售;成 熟时,电商协会雇村民采摘,烘干后 做成菊花茶网销到全国各地。
另有一些文成“生态公民”则迸 发出一个个充分利用原生态的妙思 佳构。位于铜铃山镇的岭后,一家 叫做迷途绵岭的度假民宿成了当地 招揽游客的卖点。这家民宿与其他 民宿不同,由国有种羊场改造而成, 保留了整体建筑外貌,用现代装修 改造内部,共设计了40个房间,连羊 圈都改成了山景跃层房。
温州市委党校教授朱康对认为, 政府创新发展平台,让群众一起成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角,既发挥政府的 主导职能,又激发“生态公民”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智慧和活力自 然竞相迸发,创新亮点层出不穷。
近年来,随着文成生态立县战 略的深入推进、“生态公民”蓬勃壮 大,“生态王国”变成了经济优势,绿 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华侨资本,涌 入了这块生态“福地”。
文成在推进全域旅游化发展进 程中,还将旅游和文化、体育相互融 合促进,形成了巨屿影视文化城发 展区、百丈漈运动文化休闲产业区 和南田刘伯温文化体验区,并结合 玉壶侨乡文化、珊溪孝文化、铜铃山 森林康养文化、西坑禅修文化、周山 畲族文化等,打造侨韵国际慢城、百 丈漈文化创意孵化园等项目。同 时,天鹅堡室内滑雪场、文成绿水尖 滑雪(草)场、百丈漈环湖绿道、天顶 湖山地运动中心等一批运动休闲基 地相继建成,逐步形成拥有高山户 外滑雪、滑草、峡谷漂流、峡谷穿越、 山地自行车、户外拓展、古道健步、 攀岩、跑马、真人CS等一批运动休闲 项目。文成已从“卖风景”发展到既 “卖风景”又“卖文化“”卖生活”。
如今,伴随着“两山”战略不断 深化,文成40余万“生态公民”正释 放出从未有过的活力和智慧,沿着 习总书记指引的道路驰骋,一幅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丽画卷 正在瓯越大地徐徐展开。
上一篇:你家老人被保健品坑过吗?
下一篇:开车遇斑马线 你礼让行人了吗?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