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新时代 新河源 新征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调推进生态河源与现代河源建设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

阅读提示

昨日,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市长叶梅芬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调推进生态河源与现代河源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报告提到,要把对外开放的重心和着力点转向粤港澳大湾区, 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叶梅芬作政府工作报告。陈仕平 摄

生态河源: 加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从功能区划分上看,河源拥有1.58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其中1.2 万多平方 公里是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河源”。保 护生态是第一要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 的时候要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 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优 势,通过加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文 明制度建设,打造生态河源。

在生态保护上,报告提出,加强重点 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 性;继续推进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加 快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强化生态公益 林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天然林保护制 度,不断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积极推动纯 松林和水源地桉树林改造,改善重点生态 敏感区域生态环境。

在环境治理上,坚决打好大气、水、土 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大气污染 防治,大力推进“五大治污”工程,全面开 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继续推广使用 新能源汽车;以PPP 模式整县推进镇村污 水处理项目建设,确保2019 年实现全市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80%的农村生 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 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 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环 保准入负面清单和污染产业环保退出、环 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机制,发挥环境保护税 的调节作用,构建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 理体系。

现代河源:大力发展都市经济

建设现代河源,关键要实施都市经济 带动战略,形成现代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 的发展态势。现代经济就是都市经济,都 市经济是现代河源的核心。就我市的现 实情况而言,现代河源的发展,就是加快 做强做大都市经济主体,完善城市功能布 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构建以中心城 区为龙头、各县城为支撑、市县镇村协调 发展的城镇格局。

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 展,大力发展都市经济和县域经济,建立 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规划先行,首先要加强城乡规划管控,加 强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规划期至 2035 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 部门协调和城乡统筹,实现城市各类空 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完成海绵城市、综 合管廊、“三江六岸”生态景观城市功能 廊道规划设计和高铁新城相关规划成果 的编制工作。

在中心城区的发展上,报告提出要提 质扩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三江六 岸”生态景观城市功能廊道为抓手,统筹 老城区、城市北区、东源县城、江东新区、 市高新区、城市西部六大片区发展。同 时,加快江东新区建设,推动江东新区纳 入深圳河源产业共建范围,推进城市起步 区、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中央商务区,逐步 形成城市发展的核心。

同时,报告提出,要促进各县区主 动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形成更加 科学紧密的经济协作和产业协同关 系,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 大力推进与珠三角产业共建,加快形成 环市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 集聚地。

核心城市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交 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一体化是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报告提出, 今年将大力推进127 项年度计划投资 313.35 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构 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建设粤港 澳大湾区东北部交通枢纽。

在经济发展上,报告提出,要主动参 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经济分工,积极承 接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分拨功能,加快推 进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综合保税 区建设;深入推进口岸“三互”大通关,提高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率,提升贸易便 利化水平;加强与广深机场、港口等大型物 流节点对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做好公 路、铁路、水路文章;进一步调整优化外贸 结构,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外贸转型 升级,培育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和服务 外包等新业态,推动现代化元素集聚。

同时,还要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衔 接,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化、市场 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政策“洼 地”支撑投资“高地”,以政府服务的“加 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此外,还要 创新招商方式,引资、引智、引技并举,大 力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产 学研招商等立体招商,重点到“9+2”粤港 澳大湾区各城市开展路演;围绕粤港澳大 湾区的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结合我市产 业发展战略定位、功能布局和企业发展的 需求,进一步开展主导产业研究,完善招 商项目信息库,建立招商引资对接平台。

本报记者 刘曦

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推动园区扩能增效,新增规上 企业70 家以上,推动80 家以上企业开展 技改,完成技改投资84 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确保建档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 快新旧动能转换。

●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促进开放型经济要素集聚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招商引资体系

实施都市经济带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管控

●加快中心城区提质扩容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河源。

●加强生态保护

●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 增强率先振兴动力。

●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

●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深入开展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继续推动卫生“创强”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确保权力规范阳光运行

●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

 



相关热词搜索:河源 征程 新时代


上一篇: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出炉 市区47个水漫点将改造、农村适龄妇女将免费检查两癌……
下一篇: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