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河源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 “两个河源”发展思路引广泛关注

本报讯 据河源日报消息,开放的河源备受媒体关注。26 日上午,省十三届 人大一次会议河源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 报》《羊城晚报》《香港商报》等多家媒体记者聚焦河源,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两 个河源”发展思路等展开提问,把镜头和笔触对准了大开发大建设中的河源。

面对记者的提问,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和省人大 代表、市长叶梅芬认真作答,阐明发展思路,解读目标举措,用事实和数据向媒体展 现了河源率先振兴的美好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

做好“五个对接”融入大湾区

《南方日报》记者关注的重点是粤港澳 大湾区建设,希望了解河源如何抓住这一重 大历史机遇,加快振兴发展的步伐。

丁红都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以及今年的省政 府工作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进行了 专门部署。这对河源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机 遇。经过30 年的发展,河源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基础,但与珠三角地区还有不小的差 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培育内生 动力。而培育内生动力的根本在于走向现 代化,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则在于融入粤港 澳大湾区。

丁红都表示,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缘 相近、人缘相亲,经贸联系交流密切,交通方 便快捷,这使得河源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 可以大有作为。因此,河源提出了生态河 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发展思路,通过都 市经济带动战略,积极承接大湾区的产业 延伸和功能拓展,推动河源与粤港澳大湾 区高度融合发展。

丁红都表示,河源将积极做好“五个对 接”:推进交通对接,加快打通以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航空运输、港口航运为主的外联 “动脉血管”,建立通达珠三角的现代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推进平台对接,加快综合保税 区、口岸“三互大通关”、区域物流分拨中心 等平台建设,推动开放型经济要素加快集 聚;推进政策对接,主动对标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政策体系,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推 进市场对接,坚持走市场发展之路,让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进与粤港澳 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推进要素对接,实 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推动珠三角资金、人 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河源流动集聚。

“两个河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生动实践

《广州日报》记者对我市发展十分关注, 现场就“两个河源”发展思路进行提问。

丁红都对“两个河源”思路进行了解 答。他说,生态是河源的核心竞争力,发展 是解决河源问题的关键。河源一部分处于 粤北山区,一部分处于珠三角,按照省主体 功能区规划,河源既有1.2万平方公里的生 态发展区,又有与珠三角连成一体、地形地 貌相一致的3000 多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区。 河源既可以充分发挥粤北山区的生态优势, 打造山青水绿、环境优美的生态河源;又可 发挥珠三角地区的地缘优势,打造经济发 达、人民富裕的现代河源。

丁红都表示,生态河源是现代河源的基 础和支撑,现代河源是生态河源的引领和保 障。通过现代城市、现代经济、现代产业要 素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使河源摆脱传统发 展模式和路径的依赖,减少因传统粗放式发 展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构建生态、现代协 同发展的新优势。河源将用“两个河源”的 生动实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走出河源发展的 康庄大道。

乡村振兴:

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羊城晚报》记者关注的是乡镇振兴战 略,他问道:“河源大部分是农村,有11.8万 贫困人口,河源将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 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叶梅芬回答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深圳全面对口帮扶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下,到去年底,河源已经实现了8.8 万人脱 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50元, 比帮扶前增加了3890元。

叶梅芬表示,河源将按照中央和省的要 求,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围绕“两不愁、 三保障”做好工作,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 她表示,“两不愁”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抓 住产业扶贫这一关键,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在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光伏扶贫、 电商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加大力度;“三保 障”就是要确保保障政策落地,对符合条件 的贫困人口给予低保、五保两项政策性保障 兜底,对贫困户全部落实住房、医疗、教育三 项保障政策。

叶梅芬表示,河源将狠抓扶贫领域作风 建设,加大巡察督查力度,压实县镇村扶贫 主体责任和帮扶单位的帮扶责任,运用好 “亮灯”管理、督查巡查等制度,确保扶贫工 作取得实效。此外,河源还将全力推动贫 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力 争到今年底,255 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示 范村整治标准。目前,各项相关工作正在 扎实推进。

央企等抢滩河源:

河源的投资价值不断提升

近期,我市先后与5家大型央企及15家 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型企 业纷纷抢滩河源,不仅在省内引起关注,也 引起香港媒体的兴趣。《香港商报》记者就这 一问题进行了提问。

叶梅芬表示,近期,河源先后与一批央 企、省企、港企、民企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 议,合作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现代服务 业、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等领 域。这些企业关注河源甚至直接参与河源 的发展,说明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粤东西 北振兴发展战略下,河源的投资价值不断提 升,正日益成为投资的洼地、价值的高地。

叶梅芬表示,这些企业进驻河源,为河 源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她认为,央企 等大型企业的进驻,有助于河源与粤港澳大 湾区市场、功能的对接,补齐河源在产业、市 场、营商环境上的短板,推动河源与粤港澳 大湾区融合发展;有助于河源与市场要素的 对接,从人才、品牌、资金、管理、理念等方面 为河源发展提供支持;有助于河源与现代产 业的对接,推动河源产业转型升级,为河源 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河源 开放日 代表团


上一篇:我市加快基层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一篇:我市省政协委员成功“抢麦”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