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阅读提示

基层社会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广大人民群众生生不息的广袤社会空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 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创新社会治 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 理途径和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指明了方 向与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将创新社会治理,夯实 基层基础,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让村更美民更富

来到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水泥 道路整洁,绿化宜人,工厂排列有序,给 人的印象不像是一个山村,而是一个工 业小区。枫深村人少地不多,却创造了 许多骄人的“全市纪录”:第一个建立村 级工业区、村级招商引资规模第一、村 级集体经济增长速度第一……该村集 体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全村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是河源 有名的富裕文明之村。

多年来,枫深村充分发挥基层党 组织先锋带头作用,以“党建+ ”为引 领, 通过龙头企业和党员大户的带 动,把农村党员能人聚集在产业链 上,延伸产业发展链条。通过技术创 新、品牌维护、资金帮扶等途径,引领 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帮助农民收入增 加,做到“党旗领航一片,致富老百姓 一方”。

由于党建工作突出,枫深村成为 龙川县委党校(枫深)党性教育基地, 记者看到,该党性教育基地与村民活 动中心融合一体,既是党员干部深 入基层接受教育的基地,也是村民 娱乐休闲的场所,让村民在日常生 活中接受党性教育。该村党支部书 记徐远增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 是党员,他表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是今后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 他们将不断推进村企共建,加强建 设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 党建发展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助力 村企共赢。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越做越好

巩卫开始了,老党员吴宇群又走 到了最前线,戴上手套,穿上运动轻便 的衣服,走街串巷、打扫卫生、清理垃 圾……吴宇群是东埔街道建设大道社 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去年夏天是创 卫最重要的时期,每天7:00 工作到 21:00,那是她最忙的夏天,这么辛 苦的日子,她坚持党员带头,干部带 头,解决了社区很多“老大难”问题。

“党员就应该踏踏实实工作,这是 我一贯坚持的原则。”吴宇群不仅自己 这样做,还带领社区的党员这样做。 像建设大道社区这样的新社区,居民 多是外来人员,党员流动性大,为了凝 聚人心,吴宇群从文体健身娱乐活动 抓起,在社区建设文化活动站,让健身 器、兵乓球、电子琴、琵琶等多项康乐 活动动起来,她还带头成立党员志愿 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关 爱社区里的弱势群体,重点加强和改 进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的青少年思想 道德教育,社区治理得有模有样。

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在基层的执行者,也是社区公共事务 与政治生活的主要领导者和广大社区群 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抓好党建工作更 显得至关重要。吴宇群表示,建设大道 社区将继续坚持“法治+自治+服务”的工 作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 力,打通服务群众“最畅一公里”。

党员服务“项目化”提升群众获得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去年11 月,源城区上城街道上城社区党委正 式成立,成为全市首个城市基层党建 示范点。为了抓好党建工作,上城社 区党工委按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要 求,实行区域党建联动化、服务平台便 民化、学习教育常态化、服务模式项目 化、组织生活规范化,以服务型党组织 建设带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获 得了市里的肯定。

为了更好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 结合起来,上城社区党委按照社区党 建标准化建设要求,整合各方资源,打 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党群 服务中心,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社区 服务中心工作者、志愿者等工作人员 11 名,为辖区群体提供党务政务、就 业咨询、住房保障、心理咨询、课业辅 导、兴趣培训等30 多项服务,得到群 众的一致“点赞”。

该社区党委还积极推行党员服务 “项目化”工作模式,以“收集群众需求 —设置服务项目库—党员认领项目— 服务群众”的流程,用走访、接访、召开 座谈会、网上征集等方式收集群众“微 心愿”,并对“微心愿”进行分门别类, 设置为具体可操作的服务项目,由社 区党员和机关在职党员认领。同时, 开展“六民六心”“共创文明城·党员 在行动”“党员服务一条街”等主题党 日活动,定期在太平古街志愿者驿站 开展旅游向导、政策咨询、免费茶水 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 感和幸福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会治理格局。

本报记者 郑婷影 谢素婵

 



相关热词搜索:格局 社会


上一篇:用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引领发展
下一篇:将学习成果化为动力 为河源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