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年味

■夏仁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 同,鸡携竹叶去,犬踏梅香来。年这 个老人依然如约而至,有钱无钱回家 过年,这是一年四季、四海飘泊的打 工游子们,到年底回家团聚的期盼, 如今也只是仅此而己,总让人感到似 乎少了些年味,昔日的年味好像与我 们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只能在记忆 深处游曳,只是儿时对过年迫切的期 待,虔诚的心境,现在想起仍然令我 激情满怀。

小时候到了腊月边,左邻右舍的 婶娘们,就开始准备年前腊货,宰鸡杀 鹅,我们不仅是有家禽鲜肉吃的欢快, 更有自己动手做毽子的乐趣,选最漂 亮的公鸡羽毛和最好的鹅翅毛管,把 鹅翅毛管一头剪成雪花状,垫上铜钱, 裹上薄铝皮(废瓶盖剪成),插上鸡毛, 做成的毽子轻盈美观,我们自娱自乐, 年间寒假玩得特开心,可是现在虽然 条件好了,致使孩子娇生惯养、好逸恶 劳,腊货市场上随时可以买到,怎比家 乡自养自做的原汁原味好?

儿时的过年鱼,都是生产队集体 捞的,年前生产队都会在塘里捉鱼, 水车辘辘声吸引着我们在塘边奔跑, 塘水盈盈漾漾,缓缓减少,水鸟从水 面惊飞,消失在云宵,水中的鱼儿也 许预知情况不妙,溅起涟漪波涛,偶 尔有几条鲢鲤在水面上跳跃,尤其是 水干捉鱼的场面,我怎么也忘不了, 跟着大人一起拾虾子、摸泥鳅,遍身 泥巴,既使赤脚寒冷也不知晓,叔叔 伯伯们捉鱼劲头高,争先恐后、满脸 带笑,好不热闹……池塘之鱼,天然 放养,充满着泥土的芳香,现在人工 养殖鱼怎敢与之比强?

腊月立春之前,不论哪一家,不 论肥猪大小,都得杀猪过年,也不管 下雨还是下雪,杀猪匠都是东家请西 家接,忙着不亦乐乎,哪家有猪嚎我 们就往哪家跑,为的是“猪尿泡”,杀 猪匠也会意,就把猪尿泡扔给我们 抢,抢到的猪尿泡,我们在石条上用手 搓用脚磨,用嘴吹成气球泡,嬉戏踢 抛,好不快活。

那时侯生活艰苦,平日里几乎很少 吃到新鲜猪肉,大人们一年到头忙于农 事,年头年尾难得相聚,趁杀年猪有肉, 相互请客,推杯换盏,海侃神聊,致亲致 欢,其乐融融,他们醉了也心甘,醉了心 醉了情,醉在一年一度的笑语中……这 样的情景我年轻时还曾经有过,可现 在浅意识里仿佛模糊了许多。

往年腊月的农村,是热闹繁忙的 一道靓丽风景,乡风乡俗,宜时宜人, 在小年二十四接祖宗之前必须完成 炒货,已是墨守成规,家家户户,炒红 薯角、炒南瓜籽、炒蚕豆花生等等, “沙沙”响声一片,整个村庄糜香飘 逸,香气诱人,可是如今荡然无存。

小年过后,年味更浓,浸洗黄豆、 推磨煮浆,炆米煎炸、炼糖制糕,打豆 腐熬糖,一人一行,个个在忙,喝一碗 糖拌豆腐脑,清凉爽口,降火润肺,尝 一口糖米果,可口幽香,又脆又甜,然 而那种味道已成奢望,现实生活中已 是销声匿迹,难得一见。

陈年旧事,不堪回首,流年时光 早已流走,浓浓的年味只能深深地埋 在心里头,若干年后,热情洋溢的年 味可否有?也许是个未知数?

逐步提高生活,年味或许少了什 么,这难道是社会发展自然规则?也 许是我庸人自扰瞎猜测?不管你认为 如何,只愿花好结硕果,今日胜于昨!

 



相关热词搜索:年味


上一篇:山坳上那一抹红艳
下一篇:再见老屋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