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我市举行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我市举行
创新互动讲述“超级连接的博物馆”
阅读提示:
鉴宝活动、非遗展演、有奖问答、专题展览……18 日,一向安静的 市博物馆人潮涌动、热闹非凡,2018 年“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 动在市博物馆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240 多家博物馆、文博单位和 企业近600 人共赴此次盛会。活动集知识、科普、趣味于一体,让市民 近距离感受文博世界的魅力。
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平台
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厅、市政 府主办,省文物局、市文广新局、 市博物馆承办,省博物馆(省流动 博物馆)、省文物鉴定站协办。这 是河源首次作为广东主会场承办 “国际博物馆日”的系列活动,此 次活动不仅是广东文博界的一次 盛会,更是民众走进博物馆、了解 博物馆的最佳平台。
舞龙展演让市民“大饱眼福”。
为促进粤港澳各博物馆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博物馆与公 众沟通与互动的平台,活动组织 开展了《广东文博40 年》《永远的 中国白——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明 清德化窑白瓷展》《雅韵清赏—— 广东文创与传统书房器物展》《槎 城拾珍——河源市民间收藏精品 展》等4 个专题展览,以及非遗展 演、免费鉴宝、有奖问答等文博惠 民活动。同时,还邀请国内知名 文博和相关领域专家举办了《在 博物馆中学习》等三堂专题讲座。
活动还为“2018 年度广东省 文化遗产保护突出贡献个人”和 “2016—2017 年广东博物馆开放 服务最佳做法”获奖单位和人员 颁奖。另外,2019 年“国际博物馆 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将在珠海市 举办,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河源、珠 海承办地交接仪式。
创新与互动成为活动亮点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超级连 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创新”与“互动”是本次活动的 亮点。活动现场设置了互动展 示区,来自广东省各博物馆的 VR虚拟、门神填色、展览直播等 创新型项目通过和市民互动,展 示新技术、新媒体在博物馆建设 中的应用,生动诠释历史文物的 价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好 玩又有趣。
犁具等文物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展。
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在活动 启动仪式上表示,每年的5 月18 日,不仅是世界各地博物馆的节 日,也是公众与社会了解博物馆、 利用博物馆的好机会。当前,广 东博物馆在总体数量与整体质 量、流动博物馆网络和智慧博物 馆建设、生态博物馆创设、博物馆 公众教育和公共服务上都走在全 国前列。对于今年活动的这一主 题,他认为,当今社会沟通无界 限,在这个超级互联的世界,博物 馆也融入了这一潮流,通过新方 法、新技术,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 话,让遗产活起来,让市民更加直 观地理解其历史、科学、艺术、社会 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市民 对博物馆的了解、参与和关注,为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
河源是客家古邑,有着2200 多年的历史,文脉绵延,人文荟 萃,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副市长庞启彪在活动启动仪式致 辞中表示,近年来,河源通过大力 实施“文化河源”战略,不断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博物馆的社 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已 经成为了展示城市形象、弘扬地 方文化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在 我市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博 物馆事业发展,推动“文化河源” 的打造,为“两个河源”建设提供 文化支撑。
据悉,目前,市博物馆现有普 查登录藏品数近4000 套,其中三 级以上文物161 件(套)。具有专 用的化石展厅和库房,已经成为国 内知名的恐龙蛋化石专题馆,是展 示河源恐龙文化、历史文化和客家 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丰富的馆藏 量和创新的展览形式得到了省内 各馆代表的点赞。
梅州市大埔县博物馆馆长邓 亿娜在参观了我市新建的博物馆 后非常激动,她告诉记者,河源 充满了美丽和朝气,新建的博 物馆大气恢宏,馆藏丰富,设备 服务齐全,可以看到河源珍贵 的历史文化,是一个让民众认识 了解历史的很好平台,有机会一 定要带上梅州的馆员们一起来参 观学习。
市民排队等候专家鉴宝
当天上午9 时,尽管活动启动 仪式还未开始,博物馆的活动现场 就已经聚集了不少市民,熙熙攘攘 的人群穿梭在各个展示摊位、文创 展、专题展和专家鉴定区等,尽情 享用着博物馆文化所打造的精神 盛宴。
不少市民拿出“传家宝”给专家鉴别真假。
活动现场最受欢迎的莫过于 专家免费鉴宝活动。专家还没 到现场,不少市民就已经带着大 件小件的宝物开始排队拿号等 候。市民古先生带了4 件瓷器过 来请专家鉴宝,他告诉记者,自己 虽然喜欢收藏古玩瓷器,但是却 不懂如何鉴别真假,在网上看到 活动宣传,就赶紧带着收藏的“宝 贝”来了。省文物鉴定站专家赵 敏告诉记者,每个人需要鉴定的 宝物大约2-3 件,最多的甚至带 了25 件。这表明河源藏友所收藏 的文物藏品类型日趋丰富,对藏 品的鉴赏水平也有显著提高,是 河源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安定所 带来的文物收藏界可喜的现象。 但是这些宝物经过鉴定后,大约 只有十分之一是真品,大多是祖 传的宝贝,而她鉴定的一条清代 琥珀朝珠可谓是当天的珍品之 一,估值约达十万。
专题展览展示珍贵历史文化
本次活动共组织了4 个专题 展览,让市民进一步走进历史、了 解历史。其中,《广东文博40 年》 图片展带领市民领略改革开放以 来全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风雨历 程和珍贵记忆;《永远的中国白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明清德化 窑白瓷展》展出了省博物馆收藏的 100 余件(套)精品明清德化白瓷, 让市民能近距离欣赏“皑如山上 雪,皎若云间月”的德化窑白瓷的 晶莹温润之美;《雅韵清赏——广 东文创与传统书房器物展》将创 意、科技与文化融合,展现了传统 文化与现代创意结合的独特魅力; 而《槎城拾珍——河源市民间收藏 精品展》则通过瓷器、书画、木雕、 青铜器等近60 件(套)文物,从生 活匠心、瓷器美意、雅室意趣、时代 掠影四大主题,展示河源民间收藏 精品,让市民细品河源慧心典藏中 流转的时光旧事。
专题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 观展。今年91岁的杨阿婆也在女儿 的陪伴下来到市博物馆观展,看着 展出的河源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和物 品等,杨阿婆笑得无比开心,她告诉 记者,这些风车、箩筐、犁具都是以前 生活中有的,看着这些东西仿佛回 到了过去,勾起了很多美好回忆。
新玩法新手段互动体验博物馆
除了鉴宝活动和专题展览,本 次活动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系列 活动,可谓看点十足。当天,有12 家文博单位和企业选送了项目参 加活动,各个文博单位八仙过海各 显神通,用新玩法新手段拉近博物 馆与市民的距离,让市民在互动体 验中了解文物。
“刚刚看了深圳博物馆的VR 虚拟展厅,带上VR眼镜就有身临 其境的感觉,图像、人物都非常清 晰。”市民周女士在VR 体验区体 验了一番新方法新手段呈现的深 圳博物馆后非常开心,“就算没有 机会去,也可以看到深圳博物馆展 示的是什么了”。由市博物馆自主 研发的体感互动项目也吸引了不 少市民体验,感受中华恐龙之乡的 魅力。
一些展区设置的创新性项目 也让人眼前一亮。为了响应国际 博物馆日的主场活动——超级连 接的主题,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 馆还把整个陈列展览和“南海一 号”发掘现场,通过网络直播的平 台连线到了主会场。
当天,猫头狮、舞龙、木偶 戏、花朝戏等我市特色的非遗展 演也让市民“ 大饱眼福”,有奖 问答活动则以观众问答的形式 宣传文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河源客家文化知识等,现场展出 的文创产品亦让不少市民爱不 释手。
本报记者 谢素婵/文 陈仕平
见习记者 杨志奇/图
上一篇:为居民“量身定制”健康服务
下一篇:从深圳发展奇迹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