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我市省政协委员纷纷发言为河源发展建言献策

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粤东粤西粤北后发地区,河源如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河源力量?在28日举行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我市省政协委员纷纷发言,为河源发展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张丽萍:

马兴瑞省长所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总结去年工作成绩亮点纷呈,提出的今年的具体任务可行。报告全面贯彻了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符合广东的实际,符合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战略布局上,加快生态建设提升生态优势,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此来推动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抓好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科技、教育、民生等,对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实现广东“四个走在前列”“当好两个窗口”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提四个建议:一是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设立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综合试验区。河源是广东的生态发展功能区,河源市委提出了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的发展思路,因此在“现代河源”的建设上,希望省委省政府能把河源江东新区纳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综合试验区,尽可能在政策、资金、土地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江东新区支持,引导实施一批重大基础实施项目和产业项目,鼓励江东新区在机制体制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二是要加大力度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库区经济发展。河源拥有全省排名第一、第二的两大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库区移民占全省省属水库移民的64%。希望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妥善解决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库区群众增收。

三是要尽快建立省内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希望省政府牵头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建立省内东江区域间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稳定的省内东江流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四是要加大对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能以抓工业的手段来促进农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河源是生态功能区,河源市委提出以灯塔盆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龙头来解决三农问题,灯塔盆地这篇文章大有可为。希望省政府探索设立绿色发展的专项资金以及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强化财税金融保障能力,对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省政协委员,河源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少军:

我完全赞同马兴瑞省长所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我提两个建议:

一是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够尽快启动广河高铁以及粤赣高速石坝至热水段由四车道扩宽至八车道的工程建设。赣深高铁将于2021年建成,这将为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交通条件。同样,广州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对河源有着很强的辐射作用,如果广河高铁建成,从河源到广州只需要30分钟左右,这不仅对河源,对粤东北城市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粤赣高速石坝至热水段是广河高速和广惠高速的汇集路段,车流到石坝后就由八车道变成了四车道,堵车成为了这个路段的常态。因此希望能够尽快启动粤赣高速石坝至热水段由四车道扩宽至八车道的工程建设。

二是希望省委省政府可以参照深汕合作区的模式,在河源建立深河合作工业园,并将其作为“飞地经济”来发展。

省政协委员、河源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刘玉祥:

一是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快粤东粤西粤北高新区的发展。与珠三角高新区相比,粤东粤西粤北高新区尤其是河源高新区存在产业层次不高、引才留才育才难、开发建设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建议省专题制定粤东粤西粤北高新区发展的扶持政策,赋予其更加灵活的机制体制,将国家或省级战略重点项目规划布局向粤东粤西粤北倾斜,将科技资源配置向粤东粤西粤北倾斜,同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加强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人才交流。

二是建议将河源市东源县贫困老区纳入海陆丰革命老区国家扶持范围。东源县是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目前仍是省重点贫困县。建议将其纳入海陆丰革命老区国家扶持范围,给予其相对应的革命老区扶持政策,减免该县的汕昆高速、河惠莞高速公路以及赣深专客等项目的出资任务。

省政协委员、河源市慧君教育服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丽君:

我在粤东粤西粤北从事民办教育工作,在二十年的教育管理中,我最关注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儿童教育,目前我们粤东粤西粤北的早期幼儿教师是一个什么状态呢?以幼师为例,一是数量不足;二是专业成长不足,第一学历基本为中专,年轻且职业生涯短暂;三是职业认同感缺失,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缺乏,社会地位低,薪资待遇低,职业尊严难以维护。特教和早教老师的问题更为突出。广东是教育大省,人口大省,没有一所专业的早、幼教高等学校,没有一所特教教师高等学校,是难以推动满足高质量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的。故建议:一是在广东设立专门的早幼教教师专业高等院校(本科、硕士、博士)。二是在广东设立特教教师专业高等学校,建议设在河源等粤东西北地区。三是省级财政统筹,对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幼儿教师培训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统筹安排,解决地方财政经费不足的困境。四是加大家长教育力度,改善教育生态和教育价值导向,引导家长正确地看待学校的评价标准和对教师的期待,还给孩子一个新常态的愉快的童年时光。

据河源政协






上一篇:凝心聚力擂战鼓 守正创新强起来
下一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与地缘优势 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打造“两个河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