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上线
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上线
一“网”尽览河源红色文化“家底”,打造铸魂育人新阵地
本报讯 记者 刘曦 以图片、文史资料、地图标识、视频、三维全景等形式,对全市248处红色革命遗址进行全方位集中展示。前日,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正式发布上线(网址:www.hylib.cn:9090),这是全省地级市中最早建立的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成为我市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一个新亮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参加上线活动并讲话。
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河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开展我市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宣传、利用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于去年启动了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建设项目,并委托相关方拍摄、制作,建立了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全市范围内248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遗址和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涉及革命战争年代内容的纪念设施,以图片、文史资料、视频、三维全景等形式展示呈现,每一处还制作了相应的电子“二维码”,并颁发“身份证”。
河源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的意识和工作自觉,充分利用现代手段,发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河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要用好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进一步摸清“家底”,做好革命遗址修缮提升。要加强宣传推介,树立精品意识,讲好河源红色故事,为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提供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
【相关新闻】
河源248处红色遗址有了“身份证”
本报讯 记者 刘曦 红色基因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前日,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正式发布上线(网址:www.hylib.cn:9090),给全市248处红色革命遗址统一“上户口”,颁发“身份证”,这也是全省地级市中最早建立的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
据了解,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于去年3月启动了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建设项目,数据库收录了我市所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连平县、江东新区范围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遗址和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涉及革命战争年代内容的纪念设施,共248处红色革命遗址旧址。
登录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首页可看到,数据库设有“首页”“全景”“遗址”等栏目,并设有检索和地图标识等功能,使用简单方便,一目了然。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全景”功能,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让人有置身于革命遗址现场瞻仰之感。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的建立,相当于给河源的红色遗址统一“上了户口”,也让市民一“网”尽览河源红色文化“家底”,打造铸魂育人新阵地。
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数据库通过对全市现有的红色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通过地图对红色革命遗址进行标识,每个标识点上制作对应遗址的信息页面,录入名称、简介、图片、视频、革命史迹等相关资料,并将全市248处革命遗址制作电子二维码,颁发“身份证”。其中,对河源市第一批19处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进行三维全景拍摄,全方位展示遗址全貌。同时,数据库还将安排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台账,及时掌握各个遗址的开发利用情况并进行更新完善。在市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市图书馆,还放置两台43寸触摸屏,方便广大市民查阅。
红色革命遗址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也是历史馈赠给河源儿女最好的精神营养剂。近年来,河源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把红色文化作为文化河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擦亮河源红色文化品牌,努力把河源打造成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