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孩子系好暑期“安全带”
孩子放假安全不能放假
孩子暑假在家需警惕安全问题
暑假期间,儿童在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的同时,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这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进入今年暑假以来,我市溺水、磕碰伤、烧伤烫伤等意外受伤患儿明显增多,截至7月22日,市区共有53名儿童因意外受伤。其中,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每天都会接收到意外受伤的儿童。
女童脚被卡在小区花园的铁椅中,幸好消防官兵进行救援。
儿童意外伤害频发家长应重视
每年的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连日来,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新闻事件频发,刺痛了天下父母心。这些悲剧不禁引人深思,我们总是习惯于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但家长的安全意识是否做到位了呢?
案例一: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导致车祸。6月14日12时20分许,游某成(男性,15岁,初二学生)驾驶二轮摩托车搭载陈某贤(男性,14岁,初一学生)、叶某衽(男性,14岁,初一学生),沿源城区新江三路往河源大道方向行驶至小博士幼儿园路段时,摩托车与道路右侧路沿发生刮擦碰撞,造成游某成、陈某贤、叶某衽受伤。
案例二:未成年人乘坐二轮摩托车不佩戴头盔,发生车祸导致受伤。7月12日10时许,夏某斌驾驶小型客车,沿市区站前路行驶至加油站路口路段时,与刘某君驾驶的二轮摩托车(搭载欧某豪、欧某宇)发生碰撞,造成刘某君、欧某豪、欧某宇受伤。据了解,欧某豪、欧某宇均为未成年人,乘坐摩托时未佩戴安全头盔。
案例三:小孩花园内贪玩脚被夹。7月16日20时35分许,文昌消防中队接到119指挥中心调度称:雅居乐二期15栋中间花园有小孩脚被夹。接到警情后,文昌消防中队迅速赶赴现场处置。到场后,中队指挥员发现一名女童因贪玩,右脚踩进公园座椅的缝隙中无法拔出,并且女童的右脚有些浮肿。指挥员立即下令,由两名战斗员利用液压扩张器对卡住脚的铁管进行破拆,指挥员在一旁安抚女童情绪。经过近10分钟的紧张救援,成功将女童被卡右脚取出。
案例四:未成年人泳池溺水身亡。7月18日中午11时08分,市120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市区某游泳池发生一起溺水事故,救护车随即赶赴现场,经过1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最后还是无力回天。这也是本月以来该中心接到的第6起溺水警情。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昨日,记者在医院见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易立勋时,他正忙着为患者看诊。“自暑假以来,儿童意外伤害进入了一个高发时段。”易立勋告诉记者,虽然接诊的儿童意外伤害数量没有具体统计,但是自暑假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大多数是烫伤、摔伤,其中不乏吞食异物、坠楼伤、车祸伤等。
易立勋说,19日该科便接收了一位全身多处渗血的8岁女孩。据家属称,当天下午两点多,该女孩在玩耍的过程中,不慎从一楼坠下负一楼,砸中玻璃,玻璃碎片不仅将女孩全身多处划伤,有的还插进了女孩体内,所幸女孩以外伤为主,并无大碍。而20日,由外院转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7岁女孩小琪则没那么幸运。当天晚上7时许,小琪家长往盆里倒了一壶滚烫的开水,打算给孩子洗澡,但还未加冷水就中途离开,小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屁股坐进了盆里,导致臀部、隐私部位、双下肢等多处被烫伤,烫伤面积达体表面积的17%,部分烫伤部位恐需进行植皮才能恢复。
“我们所接诊的很多受伤儿童,大多数都是因为家长的看护不到位。”易立勋告诉记者,孩子的安全问题,家长在以身作则加强看护的同时,也应重视安全教育工作。由于车辆增多,学生在暑假出行途中遇到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大,家长平时应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追闹等。此外,针对跌落摔伤,家长要常教育孩子不要探身到阳台或窗户的外面,尽可能不要把幼童单独锁在家中等。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应避免误区
易立勋提醒广大市民,有调查显示,鼻出血、烧烫伤、跌倒坠床、惊厥、异物、骨折等问题,是儿童意外伤害最多的六大类型。错误的急救方法不仅会延误宝贵的急救时机,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对生命安全造成隐患,如仰头止鼻血的姿势可能会让鼻腔里流出来的血进到喉咙和气管,导致气道阻塞;或流到胃里,刺激胃壁,易让孩子呕吐。
“鼻出血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关于鼻出血家长有很多误区,比如仰头止血、举手止血、塞纸团等等。”易立勋表示,如果血流量过于凶猛,仰头止血可能引发窒息,塞纸团容易引发异物误入鼻腔,而举手止血没有科学依据显示有利于止血。因此,除了及时就医之外,掌握正确急救知识其实也让自己具备了更多帮助别人的能力。
易立勋说,发生鼻出血后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应当直立前倾稍微低头,同时捏住鼻中隔5-10分钟,直至不出血,还可以同时用冰袋冷敷前额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若出血量大或不止,用塑料袋接住血液,以及擦拭用的纸巾,带到医院就诊。对于烧烫伤,应立即寻找流动水冲洗,并在凉水里浸泡肢体,要先初步降温后再到医院,不能涂抹牙膏等,也不能用针挑破水泡,不能强行脱衣服。摔跌伤,若头部着地,先到孩子身边观察其意识,若皮肤起包用冰块冰敷,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头疼等,尽快到医院就医,必要时拍片。除此之外,骨折或脱臼也是孩子高发的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先保持制动,用夹板或书本固定患肢,不要自行进行复位,立即到医院就诊。
本报记者 彭茂洋 苏远龙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