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之花永不凋零 市红十字会成功帮助328名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就医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卢一蓝 近日,省红十字会在广州举办全省红十字心脏病筛查工作培训班。河源、梅州、湛江三市及汕尾海丰、肇庆怀集两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如何做好心脏病筛查工作作了经验交流。记者在会上获悉,河源市红十字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红十字救心”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2010年至今,在各方爱心力量的凝聚下,救助项目已惠及河源市各个县区,帮助328名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解“愁”圆“盼”,资助金额达660多万元。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记者 曹志成 摄
筛查工作到镇到村
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开展以来,市红十字会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协同推进,优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专人负责,不折不扣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各县区红十字会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加强与卫健、民政等部门之间的紧密衔接,并争取基层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救治项目顺利实施,助推救治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自项目实施以来,市红十字会按照“筛查工作到镇到村,力争不漏掉一个患儿”的工作方针,广泛转发宣传救治项目和救助政策,努力使更多基层干部群众知晓救助项目。
做好与医院联动工作
市红十字会与卫健、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取得联系,结合各自职能,充分发挥基层民政、医疗系统资源以及各地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力量,统一组织、协调安排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并动员各乡镇卫生院及广大村医,对18周岁(含18周岁)以下疑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开展摸底排查和申报,建立工作台帐,完善档案资料。
市、县红十字会还全力联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社会爱心团体做好先心病患儿筛查救治工作。每年对摸底调查申报的困难先心病患儿开展集中专项筛查救治活动,加强与定点保障医院的沟通协调,为现场筛查活动提供后勤保障,协助医院专家团队做好医患沟通和治疗工作,对患儿进行免费查体、确定救助对象、实施手术救治,构建起患儿自调查摸底、筛查确诊、手术治疗、治愈回访的全程服务机制。
造福更多先心病患者
在做好集中筛查救治工作基础上,市红十字会与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面深化合作,对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申报的困难先心病患儿实施常态化救治工作,建立高效便捷畅通的救助流程,做到申报一个,及时救助治疗一个。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到申报资料后及时审核,对符合救治条件的患儿快速安排临床手术治疗,构建起筛查、入院、手术“绿色通道”,让患儿能够得到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的救治,贴心服务、便捷流程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用爱浇灌着稚嫩的心,让希望之花永远绽放。多年来,市红十字会开展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成效良好,今后将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实施成效,动员发现更多符合条件的贫困先心病儿童接受项目救助,共同为更多患儿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造福更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