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 和平15.1万亩晚稻开镰收割
本报讯 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鸿辉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和平县15.1万亩晚稻迎来收获季,各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陆续开镰收割,“金穗浪潮”激发高质量发展,夯实“百千万工程”,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作业。
在彭寨镇马塘村,金黄的稻田成块连片,一串串稻穗颗粒饱满,把稻秆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作业,收割、脱粒、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种粮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稻谷长势好,亩产量能达到1000斤左右,湿谷就1300斤左右。”村民熊西雄告诉记者,他今年耕种了3亩多水稻,使用收割机收割速度很快,当天就可以收割完成。
今年晚稻,广东乐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马塘片区种植及提供农机服务的稻田共4000多亩,据介绍,仅需15天左右就能够完成收割工作。在水稻收割后,马塘村这片农田将采取稻油轮作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空闲期”推进冬季油菜种植工作。这种模式既能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的目标,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保持土壤肥沃。
近年来,彭寨镇找准“现代农业重镇”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目前全镇水稻种植面积16558亩,全年产量约12800吨,品种主要以丝苗米为主。
接下来,彭寨镇将以打造“现代农业重镇”为契机,加大力度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将万亩丝苗米基地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助力彭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据了解,今年和平县晚稻种植面积15.1万亩,总产量预计达6万吨。目前,全县晚稻收割工作已陆续开展,预计11月初可收割完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