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镇村调研行|茶旅融合景如画 绿美畲寨迎客来 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做好茶文章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沿着蜿蜒的山路驶入和平县东水镇增坑村,道路两旁的三角梅映入眼帘,眼前的景色变得丰富起来。徐徐转动的木质水车、干净整洁的鹅卵石碧道、可供休憩的六角景观亭、白底蓝色畲族装饰图样的房屋……凭借畲族特色和世外桃源般的民宿环境,增坑村吸引了周边及珠三角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近年来,增坑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入选首批省级典型村为契机,提出“打造特色村寨”,着力打好茶叶牌、念好茶叶经,不断扩大茶叶规模、提升茶叶品质、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一幅“紫嶂攀云,花溪吟曲,小桥流水桃源地;琼林叠翠,绿茗飘香,耕读传家畲寨风”的增坑美景,正日趋完整呈现。
增坑村风景宜人,吸引了不少游客。
“最小畲寨”成靓丽名片
增坑村是畲族村,位于东水镇最西南端,距离东水镇19公里,总面积2535亩,其中耕地面积有170亩,林地面积2230亩,被称为全市“最小畲寨”。但增坑村山高林密、绿水长流,森林覆盖率超过85%,是新丰江水库的源头之一,也是全市“最绿畲寨”。
近年来,增坑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首批省级典型村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建设。该村完成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典型村党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还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千塘万渠”清淤行动,清理河道150米、沟渠500米,对村内农房实施外立面改造工程,共改造90余栋房屋,初步形成有增坑畲族特色的民房风貌。增坑村还积极开展绿美生态建设,全村共筹集4万余元,在河道两旁种植了近200棵樱花树。目前,新建的畲族文化广场完成了85%的工程量,部分道路的改造和道路绿化升级仍在进行。
“盘皇茶”声名鹊起
增坑村四面环山,好山好水产好茶,“盘皇茶”闻名四方。走进天一栈民宿,满眼青绿的茶树映入眼帘,木屋掩映在茶树之中,小桥流水、茶树葱郁,满眼的茶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而站在茶山观景台,放眼望去,满眼青绿,一垄垄茶树似层层碧波,簇拥在群山环抱之中,沿着山坡顺势展开。
增坑村盘皇茶已有300余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约1000亩,年产春茶约2万斤。几百年来,虽然该村家家户户有着种植茶叶的传统,但也仅限于“小打小闹”。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茶叶种植的基础优势,鼓励村民参与茶叶种植,通过“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整合现有茶叶种植资源,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推进盘皇茶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大大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收入。2021年,该村以茶为媒,举办了“采茶节”“丰收节”,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加活动,大大提升了该村的知名度。
增坑村依托茶园风光,投资500万元在茶园山顶建设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天一栈民宿,结合餐厅、KTV、赏月亭等项目,成为珠三角游客的热门打卡点。近两年,更是迎来了一批批大学生前来开展下乡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增坑村文化活动,带旺了人气。增坑村还积极争取多项资金支持,在茶山建设了茶园观光带、300平方米的观景台、800米的观光步梯,并利用专项资金在茶园步道两旁种植黄花风铃木2000余株,将茶园风光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旅品牌,推动茶叶文旅产业不断发展。
文旅融合迎客来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村吸引了很多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游玩。”增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小卫表示,该村计划进一步拓宽村庄道路,将游客“引进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同时,依托天一栈民宿发展休闲康养产业,规划建设民宿二期项目,新增沙池、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丰富增坑文旅产业内容,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活力。
接下来,增坑村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为契机,扎实抓好项目建设落地,确保典型村建设取得实效。增坑村将抓好村内环境提升工程,以“一河两岸”为提升重点,建设河道沉砂池、清理河道积存淤泥,完善污水管道建设,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接户率,还将建设河岸景观堤,继续种植景观树木,增设亮化灯光,提升河岸景观。增坑村将进一步提升村内基础设施,围绕畲族特色村寨,加强与惠州学院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畲族特色民族馆,展示畲族历史文化、特色服装等。另外,为提升村内产业实力,增坑村将根据实际引入光伏发电项目,租用村民闲置屋顶,盘活村委会屋顶,建设光伏发电,提升村集体收入。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黄龙岩景区挂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