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我市聘用1585名药品监管员 为药品安全精准把关

我市创新推动基层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以下简称基层药品“两员”队伍)建设工作,为每个乡镇配备多名药品安全协管员,为每个村配齐1名药品安全信息员补充基层监管力量,切实做到精准化解基层风险隐患,药品安全监管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全市共聘用了乡镇药品安全协管员245名,村药品安全信息员1340名,划分监管网格104个。


药品监管员对药店进行监督检查。

这是我市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监管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4年,全市药品改革领域共申报立项改革项目省级2个、市级1个。我市持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专营乙类非处方药许可和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延续审批流程,实施告知承诺制;压缩药品等关系公共安全和群众健康、不具备取消审批或实行告知承诺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审批时间,压减申请材料、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邮寄证明2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运输证明2件。我市还探索建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制定印发《河源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实施方案》,并制定配套指导意见,开展过期药品统一回收销毁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单位300个,共回收过期药品2422个品规,参与人数553人次。

我市还积极健全基层药品监管队伍,联合市卫健局成立基层药品安全“两员”领导小组,大力发展基层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目前“两员”队伍共开展市场巡查591次,出动人员1087人次,检查药店、卫生站874家次,发现线索60条,立案6宗。我市进一步激发药品监管队伍活力,精准化解基层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药械化违法行为,有效推动构建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部门横向互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纵向联动的良好格局,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药品监管协同新模式。该做法得到省药监局的充分肯定并明确将河源市作为全省基层药品“两员”队伍建设的试点单位。与此同时,我市还完善风险会商研判机制,找准风险点,制定针对性措施,梳理整合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快筛快检、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网络销售监测、投诉举报、舆情监测等工作中发现的风险信息,深入分析跨县区、跨乡镇综合监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药械化质量安全风险点,形成市、县(区)、镇三级监管部门药械化风险管理工作台账,制定应对措施,开展针对性监督检查,及时排查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药品安全风险。今年以来,我市共召开三次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会,共研判药械化安全风险点26个,并由各县区市场监管局督促市场主体按要求落实整改,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戴小茜

 






上一篇:“万绿河源”杯大学生助农电商实践赛启动 “河源手信”搭上云翅膀飞入百姓餐桌
下一篇:文明在河源|文明交通点亮城市文明 河源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交通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