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改革之笔 绘发展蓝图 东源县以改革汇聚强大合力,书写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东源县《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政务AI集约可信办事,赋能企业群众县域经济活力》案例成功入选“2024中国营商环境50人论坛”中国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优秀案例;有力推进“顺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试点建设;成功获评“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一项项荣誉见证着东源改革发展的坚实足迹,彰显着这座城市在改革浪潮中奋勇前行取得的累累硕果。
执改革笔,绘发展图。近年来,东源县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推动全县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纵深突破,为东源全面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当好河源绿色崛起主力军注入了强劲动能。
敞亮的东源县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就近好办” 便民利民暖心暖情
办理户口、不动产查册打印、身份证换领……在东源县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以其高效优质的服务态度赢得了不少市民群众的认可,来回跑、多地跑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去年9月,市委、市政府将东源县确定为“政务服务‘就近好办’赋能‘百千万工程’改革”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东源县把推进试点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制度机制优化和办事场所改造两方面入手,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着力打造东源县“就近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统筹推进县域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东源县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东源县城乡政务服务均等普惠。
“只进一门”,推行县镇“综合窗口”受理模式,优化村(居)办事场所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事项规范管理,强化县域办事流程优化,扩大县镇管理权限,全面推行村级证明改革;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办事渠道,创新远程虚拟窗口“视频办”服务,推广线下多渠道“就近办”服务,深化高频事项“县域通办”;推行基层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服务,推行村镇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扎实推动县城“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政务服务数字表单,构建政务服务知识图谱……一项项便利化的举措,既方便了群众,又优化了东源县的营商环境。
据悉,东源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35个无差别综合窗口受理社保、医保等1050个事项,新增自助服务区实现24小时不打烊办理出入境、身份证等286项事项,设立“县镇村三级联办”特色窗口无壁垒办理文旅、就业创业等49个高频事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创新土地流转制度 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2024年7月20日,工厂化农业与农机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在东源举行,全国各地100多名农业科技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走进河源首个无人农场——万绿智慧农场现场观摩“黑科技”。万绿智慧农场是东源县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源县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抓手,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打造农田数字化系统,推动用工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50倍以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东源县坚持以“科技赋能”助农,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及其人才团队,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水稻智慧无人农场),创建了“罗锡文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丝苗米生产、管理无人化作业。据统计,智慧无人农场年产水稻超3000吨、制种超500吨,带动全县育种制种面积扩大至5000亩,华航香银针种子在全市20多个乡镇全面推广种植。
每逢周末,便有许多市民游客来到东源县顺天镇游玩,具有顺天特色的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完美诠释了“诗画顺天、美丽顺天”的内涵,已建好的地处整个圩镇“C”位的顺天镇圩镇客厅成为圩镇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远处的顺天镇横塘村,每到油茶开花的季节,美林油茶产业基地内的油茶林开满了白色的油茶花,美不胜收。横塘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美林油茶产业基地项目,探索出一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美了村子,也富了村民。
在东源,还有许多像顺天镇这样的镇村,通过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近年来,东源坚持以“乡村建设”促农,大力实施农房外立面微提升等工程,推进万亩稻田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建设,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向乡村聚集。
美林油茶产业基地。本报记者 刘奇峰 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改革中,东源坚持以“产业带动”富农,创新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搭建覆盖镇、村两级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流转集中连片土地4200亩。同时,创新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六大工作体系、四个典型模式,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团队,每天至少可完成打田450亩、插秧300亩、收割1200亩。
如东源县依托智慧无人农场建设,在万绿农业公司的组织下,成立了一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队伍,帮助农户实现本地就业。目前,该托管服务队伍累计组织输出劳务近1.5万人次,为县内的多个乡镇开展农业托管服务约6万亩,助推东源县内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约5000余亩。此外,东源县还科学合理选取点位建设全程托管示范基地5个,推动东源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的“双增长”。据统计,依托智慧无人农场带动村民就业超300人。
一条条务实的举措让发展的潜力持续释放,一个个丰硕的成果让改革的步伐蹄疾步稳。东源县正以改革汇聚起强大合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彭冰 修硕
上一篇:东源县交上民生优异“成绩单” 人民群众幸福感节节攀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