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河源多举措铺就广阔就业通途 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在河源市爱家一百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家一百”),56岁的学员刘美琼正在与同事一起巩固家电维修技能,自从退休后她便来到爱家一百培训各项家政服务技能,如今的她已实现退休再就业,收入比退休前更可观;在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鲲鹏职校”),美容、育婴、家政等课程正如火如荼开展,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各项专业技能;在乔丰科技实业(河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丰科技”),今年即将毕业的周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经过实习后已确定将入职乔丰科技,实现毕业即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深化、细化就业政策的落实,培育壮大“1+3”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聚焦重点群体,加强就业培训,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据统计,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完成率110.3%,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任务完成率118.6%。2024年以来,我市举办各类招聘会推动实现就业1万多人,其中,自今年全省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以来,我市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及企业参与广州春季招聘会及8个城市联动系列招聘会,吸引一大批硕博毕业生留河就业。
爱家一百的学员学习家电维修技能。
深化专项职业培训 推动技能提升促进就业
技能是立业之本。谢文珍是一名95后宝妈,之前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小孩上幼儿园后,由于没有专项技能找了很多份工作都不满意。“通过朋友的推荐,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了鲲鹏职校报名参加了‘家务服务技能课程’,通过7天的培训,我便掌握了家居保洁、整理收纳等专业家政服务技能,并在学校的推荐下入职了‘鲲鹏家政’,现在基本每月收入保持在7000元左右。”提到现在的现状时,谢文珍感到非常开心,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方式让她在兼顾家庭的同时,也摆脱了伸手要钱的窘迫。
“为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我们出台了先培训后付费的措施,减轻学员的学费压力。同时,学校还孵化了鲲鹏到家家政平台,学员在学校培训完成后,可通过平台进行‘接单’。我们也与一些大型家政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员可通过学校推荐前往广州、深圳等地方工作。”鲲鹏职校校长王龙介绍,鲲鹏职校近2年培训总人数超4000人,就业率80%以上,其中家政类培训1110人以上,推荐就业1053人;累计培训残疾人群体189人,推荐就业145人。
这是我市深化专项职业培训,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不断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2024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粤菜师傅培训、南粤家政培训、农村电商培训的年度任务均超额完成,劳动者稳定就业和转换岗位能力不断增强,技能培训赋能稳就业促增收取得积极成效。
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育婴技能。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实现新增岗位扩大就业
在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乔丰科技,智能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多名技术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乔丰科技作为河源市模具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在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新增就业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据介绍,截至2025年5月,乔丰科技用工规模达400人,企业订单充足,计划2026年用工规模需求增加至1800人。同时采取冠名班、订单班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技师学院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周浩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周浩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2月份来到乔丰科技实习,是注塑啤工。“我在学校学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报考的时候就了解到这个专业会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实习合格的话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工作,实现毕业即就业。”在实习期间,周浩便被公司良好的氛围所吸引,因此他计划毕业后入职乔丰科技,一步一个脚印,深耕机械与模具产业。
在河源市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园,已落户的白象食品、农夫山泉等厂房把整个园区装扮得五彩缤纷,让人眼前一亮。据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志中介绍,目前产业园已落户水饮料及食品相关企业5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6家;今年1-3月规上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36.7%。
“我们成立了企业招用工服务专班,实施‘一企一策’招用工政策,同时通过搭建三大就业服务平台,加快构筑‘四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发放人才补贴等方式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环境,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陈志中介绍,河源国家高新区通过各类人才补贴稳岗措施,截至2025年5月,全区用工人数68000人,同比新增就业11500人。
近年来,河源大力推动制造业“1+3”(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横具)和现代农业“1+3”(生态畜禽、水稻、油茶、茶叶)二个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实现新增岗位扩大就业。在通过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扩大就业的同时,我市还积极落实企业减负系列政策稳定就业,采用“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补快办”等办法,落实助企纾困、稳岗返还、扩岗补助一系列补贴政策,实现稳企业稳岗位。2024年以来,累计落实补贴1.2亿多元,惠及4.2万多人次。
强化人才政策战略支撑 提升就业质量
“我们企业大部分的人才是来自河源当地。刚来河源建厂的时候,我们对当地的情况还不熟悉,都是经过政府推荐或者去参加当地的人才招聘会去挖掘人才。”华润怡宝(河源)万绿湖饮料有限公司人事行政负责人何小慧介绍。
据悉,为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河源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企业用工保障“345专项服务”,即3个制度(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发挥制度、技能人才培养储备供给制度、政企协同提升用工环境稳工制度),4张清单(用工需求企业清单、人力资源供给清单、用工服务专员清单、专项政策落实清单),5大行动(助企用工招聘行动、人力资源机构助企行动、技工院校顶岗实习行动、省际劳务协作对接行动、域内共享用工互通行动),建成7个省级就业驿站,77个农村电商基层服务示范站、61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动就业服务向镇村、社区延伸,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提供就业需求摸排、人岗匹配、职业指导、能力提升、援助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
同时,常态化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等系列稳就业促发展招聘活动,重点加强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服务,广泛收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信息,推动实现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企业稳产达产所需用工的“双赢”局面。
在人才政策方面,河源强化人才政策战略,推动立法保障与全链条服务,2024年出台《河源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从“引育用留”全链条作出系统规定,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在河源落地见效,充分发挥70个人才驿站、52个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引进和技术成果转化。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系着万家灯火。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项项翔实的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市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未来,河源将持续深化“产业+政策+培训+服务”协同机制,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记者 谢梦君
上一篇:我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鱼灯夜游、低空飞行、“非遗”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河源市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