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行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质增效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黄强 前日,市科技局与人民银行河源市分行共同举办全市科技创新政策宣讲会,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助力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提质增效。
宣讲会现场,东源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被主办方授予“科技金融服务站”。科技金融服务站是连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重要桥梁,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整合政策资源、畅通融资渠道,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政策咨询+项目孵化”“一站式”金融服务。主办方提出,各金融机构要主动作为,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全周期的融资解决方案。
主办方还提出,针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广“益企共赢计划”综合服务模式,银行机构要与科创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更高额度、更低利率、更长期限的优惠融资支持。针对企业全周期多元金融需求,创新“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为科技企业提供涵盖融资咨询、投资辅导、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针对科技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股权稀释过早等难题,主动联合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探索开展“认股权+贷款”业务,叠加“粤科融”支小再贷款、市县联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等政策,支持业务拓展。
现场还宣讲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作政策、科技创新类货币政策、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政策,并推介了部分科技金融产品。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聚焦科技工作重点和短板所在,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提质攻坚“七大行动”,全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我市集聚,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助推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
市科技局提出,要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创新科技信贷,共同推进培育贷、助企贷及基础贷等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属融资产品,探索开展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试点业务落地,推动银行机构设立使用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产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科技信贷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科技风险准备金累计放贷11.5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占比超70%,切实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科技创新政策成效显著。“风险准备金+支小再贷款”模式入选全省典型案例,为科技型企业引来了金融“活水”。
另外,围绕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等重点工作,除出台《河源市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河源市联合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惠企金融政策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等专项文件外,我市还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粤科融”支小再贷款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缺口介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做好金融产品创新,成立河源首个“股贷担保租”服务团队,成功落地全省首笔“再贷款+认股权+专利成果转化”贷款业务。截至2025年5月末,我市科技贷款余额179.98亿元,获贷企业数881家,同比分别增长32.85%和11.38%。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